冯骥才等委员表示:地震文物保护不亚于一场救灾斗争 |
http://www.cflac.org.cn 2009-03-13 作者:孟祥宁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它的意义其实不亚于一场救灾斗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在谈到震后文物遗址保护工程时如此表示。在“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提出加快保护四川“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博物馆建设和保护藏羌碉楼及村寨等多个提案。一时间,正在进行的有关地震文物的保护、整理、展示工作,又成为来自文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据单霁翔委员介绍,去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北川视察时指出,北川县地震废墟应当保护起来并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震后,中国地震局、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成立了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和地震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协调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于去年6月至7月间提交了《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大纲》和《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及地震博物馆规划建设方案》,以典型性、代表性、民族性、科学价值、纪念意义、综合效益为选址原则,建议对北川老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绵竹汉旺厂区、都江堰虹口深溪沟4处典型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并在北川建立地震遗址博物馆。整个工程总投资19.734亿元,预计将于2010年建成。 但据目前遗址保护形势来看,情况非常严峻。单霁翔委员说,由于大部分地震遗址、遗迹位于龙门山脉边缘,地质地貌复杂,且当地年温差大、雨量充沛,自然环境带给地震遗迹的是地质结构松散、大量山体崩塌,植被破坏严重、塌方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比比皆是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去年9月24日,北川县的暴雨造成大规模泥石流,将老城区几乎淹没,这给专家工作组开展建设项目带来了巨大困难。资金尚未完全到位也是地震遗址保护面临的一大问题,单霁翔委员表示,博物馆和遗址保护需要19.734亿元,目前四川省发改委已下达8亿元,博物馆的建设速度和遗址、遗迹的保护能力还要在资金抓紧落实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加强。 “对于地震后受破坏的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0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该怎样抢救、保护它们,需要文博界、财政部门、环保部门通力合作。”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顾问夏燕月说。文博界专家表示,对震后文物、遗址的保护首先应该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规有关规定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程序,加强对建设工程特别是水利、交通项目的管理。单霁翔委员认为,在保护与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遵循文物建筑的保护宗旨: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并完整保存和保护遗产的价值;对地震后藏、羌、彝等少数民族地区村落文化景观遗产,应协调基本建设、区域发展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在建设项目立项阶段,应对其所涉及区域内的文化遗存和环境景观,以及与建筑工程的相互影响做出科学全面分析,并将此作为建设审批的依据,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民居村寨的维修与安居工程相结合。 此外,保护技术层面的拓展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古建筑和传统民居的维护不同于修理倒塌的民居,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专家对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并提供保护性修复的翔实资料,这其中,关键是我们如何尊重建筑的原貌进行修缮和保护。”冯骥才委员表示。专家们认为,在推进震后藏羌地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进度的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物抢救保护技术队伍的培训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对于这一点,单霁翔委员举出了在地震修缮中的一个例子:2008年7月15日,理县桃坪羌寨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开工,此工程采用前所未有的由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组织以当地羌族民众为主的队伍施工的方法。在开工前,举办了两期藏羌地区传统工匠培训班,讲授羌族建筑技艺及文物保护知识,经过培训的50多名羌族工匠参加了桃坪羌寨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由经过培训、掌握了传统技艺的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既使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实现了最小干预,又利于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既保护了物质文化遗产,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单霁翔等委员表示,文化遗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当地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之间有着日益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尊重这种联系,将其提升和转化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动力,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虽然我们的震后文物、古建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地理条件、经费来源、修复策略、与当地基建之间的各种因素的制衡,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那是文化遗产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唯有如此,我们在悼念因四川地震而逝去的亡灵时,才能同时珍重被地震从地面上抹去的或失而复得的文物古迹,以及记录着此次地震受灾程度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见证物。 (实习编辑:许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