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呼啸的寒风没有阻挡住艺术家们“送欢乐、下基层”的脚步。1月18日,正值农历“小年”,由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民协和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车耳营村举行。慰问演出由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廖奔带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主席刘兰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杨,本报总编辑李树声,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周雪静,以及马惠民、罗秉松、宋德全、王玉、王小燕、方明等众多艺术家参加了活动。
当天一大早,慰问团的艺术家们就出发赶往京郊,顺着凤凰岭蜿蜒的山路来到了车耳营村。刚一到达,书画家们就在廖奔的带领下,铺开宣纸,调试笔墨,开始了书画创作笔会。廖奔创作对联“车耳营村牵车耳,凤凰岭上飞凤凰”、“戊子银鼠囤粮足,己丑金牛耕田劲”,罗杨创作对联“祖国江山俱似画,满天春色景宜人”、“春回大地百花艳,节到人间万象新”等,5位书法家共创作对联30余副;画家们创作了一幅《满园春色图》献给车耳营村。书画家们都饱蘸着炽热的激情,为群众献上了一幅幅感情浓郁的作品。
笔会后,艺术家们先后来到杨花珍和邢淑兰老人家赠送对联;剪纸艺术家白秀娥与张凤琴也创作完成了大小样式不一的剪纸作品赠给他们。廖奔、罗杨祝两位老人及其家人幸福安康,并与他们一起将对联、剪纸和大红福字贴在门上。杨花珍老人激动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太好了!谢谢!”并拉住艺术家们的手说:“再来啊!开春一定再来。”
据车耳营村党支部书记樊俊华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车耳营村开始经营乡村旅游业,不断推出观光采摘、农家食宿、文物古迹游览等项目,目前村里已有40户农户经营“农家院”旅游休闲项目,一次共能接待500余人。村里的旅游业已经开展得初具规模,一些相应设施也随之建成,树枝气化站、环保公厕、文化大院和医疗站点等正在建设,餐饮卫生、法律法规普及和文体教育正在逐渐完善并形成体系。2003年车耳营村被评为市级民俗村,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开始争创全国文明村,同时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
下午,慰问演出在凛冽的寒风与群众高涨的热情中开始。廖奔在演出前致辞。他说:“2008年,我们经历了大喜大悲,2009年将共创辉煌。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为车耳营村取得的重大发展变化而欢欣鼓舞。‘送欢乐、下基层’是中国文联根据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组成各种文艺小分队,在春节期间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军营,把多姿多彩的戏曲、歌舞等文艺节目送到基层,为群众送去欢乐,也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度过一个心情舒畅、欢乐祥和的春节。此次来到车耳营村,看到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象和现代思想激励下的致富路,祝愿车耳营村在新的一年里再创佳绩。”随后,廖奔、刘兰芳、罗杨、李树声、周雪静、张桐胜等分别向车耳营村赠送书画作品、剪纸作品和载人航天摄影作品集。
之后,文艺家们一一登台,用嘹亮的歌声、精彩的魔术、优美的舞蹈、幽默的相声等艺术形式,向群众献上文艺工作者的一片深情厚意。金山、张爱演唱的《红旗飘飘》、《天路》率先博得头彩;武杨演唱的《白发亲娘》,王岩表演的快板《多与少》,宋德全、王玉表演的相声《姓名学》,王小燕的舞蹈《大姑娘美》、罗秉松的魔术《五彩缤纷》、刘兰芳的评书《抛彩招夫》、马惠民的评剧《夺印》选段,赢得掌声不断,喝彩连连。艺术家们与观众进行台上台下的热烈互动,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尽管是数九寒天,演员们却大多穿着单薄的演出服。武警文工团青年女歌手卢智宏身上的演出礼服很单薄,但是依然春风满面,自始至终保持着笑容。她说:“我心里是一团火,群众的热情温暖着我。所有的演出我都要认真敬业地对待,更何况这次是为广大农民群众献艺,更要以最好的面貌呈现出来。”舞蹈表演艺术家王小燕更是事先准备了些道具手帕,不时抛向观众,王小燕觉得自己的舞蹈作品就是从这些勤劳质朴的农民中来的,“多来演出对自己的艺术提高很有好处”。
对此次下基层,艺术家们深有感触。刘兰芳告诉记者:“感受京郊农村的发展真的非常好。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文化艺术活动不够丰富,我们应该多来。我在2008年下基层演出了9场,此次选择为大家表演《抛彩招夫》也是觉得比较喜庆添彩,农民朋友们都喜欢。”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过程中,很多人没有座位,就在场地两旁、舞台边站着看完了节目。演出结束后,群众们围着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合影留念,还邀请他们待天暖时来家中做客。大家兴奋地说,艺术家在寒冷的冬天来到我们这里,表演了这么好的节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到了我们身边,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希望艺术家们以后常来。
(编辑:晓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