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黄启国:蜀地百花正飘香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2-19 作者:余 宁 段泽林 邓 风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改革的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创建和谐的文艺大环境,创作了许许多多反映社会生活、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精美艺术价值的文艺作品。四川文艺创作日益繁荣,文艺活动空前活跃,文艺人才不断涌现,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出现了团结、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近日,记者就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文艺界取得的辉煌成就采访了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启国。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以来,文艺迎来春天,各个艺术门类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四川文艺在这30年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黄启国:改革开放打开了束缚在文艺身上的枷锁,30年来,四川文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优秀文艺作品频出,文艺名家不断涌现。四川省文联长期坚持组织广大文艺家投身社会,深入火热生活,从群众中汲取精神营养,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激发了文艺家们的创作热情,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文艺家创作的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励的2056件(次),其中的一批已经成为代表各个文艺门类成就的标志性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文学作品,《白蛇传》、《山杠爷》、《变脸》、《死水微澜》等戏剧作品,《川江号子》、《蜀宫夜宴》等音乐作品;《主人》、《驯马手》、《千钧一发》、《歌乐山群雕》、《父亲》等美术作品;《大地系列》、《万马奔腾》、《峨眉金顶》等摄影作品;《达吉和他的父亲》、《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焦裕禄》、《被告山杠爷》、《红衣少女》等电影作品;《快乐的罗嗦》、《卓瓦桑姆》、《阿惹妞》、《远山的花朵》等舞蹈作品;《小放风筝》、《这孩子像谁》、《怪哪个》等曲艺作品;《顶碗》、《皮条》、《水流星》等杂技作品;《南行记》、《长江第一漂》、《长城向南延伸》、《长征号今夜起飞》、《飞越四川》等电视作品;书法论著《中国书法全集·秦汉刻石卷》和书法家们的书法作品,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四川卷)、《格萨尔》、《中国神话学》等民间文学作品以及我省文艺评论家的著作、文章等,不仅在省内,并且在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伴随着这些作品取得的巨大影响,一大批文艺新人也走到前台,并成为各个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文学如周克芹、吉狄马加、阿来等;美术如尼玛泽仁、何多苓、罗中立等;摄影如王达军、田捷砚等;戏剧如魏明伦、刘芸、陈智林等;电影如陆小雅、潘虹等;舞蹈如王玉兰、冷茂弘等;曲艺如程永玲、董怀义等;电视如潘晓阳、王海兵等;书法如何应辉、刘云泉等;民间文学研究群体等。在他们的带领下,更年轻的一代文艺家也已成长起来,整个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百卉争妍。 记者: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就肯定是和完善的组织建设和良好的工作机制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文艺界在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黄启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文艺界的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得到大大加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四川省文联以及各协会相继恢复成立,1980年6月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第二次文代会,同时一些协会的代表大会也在此次会议中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开了文艺家们冰冻的心扉。此后的第三、第四、第五次全省文代会,都在省委的领导下成功召开(目前正在筹备第六次文代会),为出作品、出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期,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市、州、县级文联组织建设,全省21个市、州均已建立了文联组织,县(区)级文联组织已发展到82个。开展整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从体制机制的创新入手,成立了四川省沫若艺术院等机构。重视对文联实际工作的调查和研讨,多次召开文联系统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由领导带队到基层调研。建立了对全省文联系统的激励机制,设立了综合性的四川省文联工作先进单位和“出作品、出人才”、“送文化下乡”、“基层文联组织建设”三个单项奖,推动了各市州、县(区)文联工作的蓬勃开展。建立了对文艺家的激励机制,主要通过对12个艺术门类的“巴蜀文艺奖”评奖、开展“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推荐表彰、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性各类评奖、建立“以补代奖”激励机制,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送文化下基层。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繁荣的一个表现就是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方面,四川文艺界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黄启国:我们重视文艺对社会的回馈,努力发挥文艺的功效,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从改革开放之初一年一度的“蓉城之秋”音乐会,上世纪90年代省文联独立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以及后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情系百姓”送文艺下基层活动、“春熙放歌”大型文艺演唱会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我们常年坚持组织文艺家深入到田间院坝、社区广场、企业学校、部队营区,演出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每到一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情和对文艺的渴求都会深深地感染我们的艺术家,激发他们新的创作热情。所以,下基层并不是单向地送文化下乡,而是双向的互动。文联还以“中国西部工艺品、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博览交易会”、“首届中国设计艺术大展“、“中国西部大地情美术联展”、“四川文艺推新人大赛”、“巴蜀文艺评奖”、“四川摄影家天府新农村”等品牌活动为龙头,常年举办具有品牌效应的大型文艺活动。这些活动不可或缺地成为了四川省重要的文化活动,为繁荣四川省文艺事业,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中国文联的表彰。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文联在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大力组织广大文艺家开展抗震救灾文艺创作,创作出一大批作品,开展了一系列慰问演出活动。组织了四个抗震救灾创作小分队,深入重灾区;各文艺家协会快速组织作品创作,剧协、曲协、书协、舞协、摄协、美协、音协等协会组织的抗震救灾文艺创作,不仅作品数量多,而且有较高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组织文艺演出小分队深入抗震救灾一线慰问;配合中国文联系统协会等单位到灾区慰问创作。四川省文联为抗震救灾,鼓舞人心,重建家园作出了文艺界的贡献。 记者:改革开放30载,为中国积累了比较丰厚的物质基础,也迎来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四川省文联在如何更好地为文艺界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上又有怎样的探索? 黄启国:在新时期,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文联大有可为。首先,文联工作者要科学地把握文艺和文联工作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四川省文联工作者通过调查研究、理论建设、会议研讨,积极探索新时期文联的定位和职能,明确了文联的定位,做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四川省文联成立了艺术团,让文联拥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公益性演出队伍。艺术团聘用了一批来自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对参与演出的艺术工作者给予适当补助。艺术团不仅有来自专业院团的艺术家,还有一些体制外的艺术工作者,增强了文联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艺术团受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艺术团的演出。艺术团成立一年多来,深入基层开展了很多场演出活动。现在,我们正在思考和探索艺术团能否承担一些地方和机构的主体性演出,能否走出国门,展现四川的特色文艺。此外,四川省文联还成立了展演中心和维权中心。对展演中心来说,艺术团是一个重要支撑,此外就是展览部分,展演中心将更多地举办公益性的展览,更好地整合资源,做一些艺术家代理和新人推介等方面的工作。维权中心将和有关部门合作,切实维护文艺工作者的权益。 新的时代为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更大的机遇,四川省文联一定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更加努力地推动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编辑 浩瀚)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