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用镜头记录中国30年变迁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3   作者:吴黎明 胡小兵   来源:新华网

    1976年4月,时任德国《汉堡晨报》记者的马庭·库摩踏上了当时对西方人而言充满神秘的中国土地,在华行程一万多公里,拍摄了上千张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照片。

    2006年4月,马庭再次来到中国,在当年曾经留下足迹的北京、上海、桂林、广州、深圳和香港,以及当年曾驻足的车站、码头、广场和下榻的宾馆,又再次按下快门。

    2008年8月,马庭从两次访华拍摄的数千张照片中精选出240多张,在汉堡港码头上停泊的一艘轮船博物馆里展览,展题是《30年——成功的改革开放政策》。面对一张张对比鲜明的照片,回想中国30年的变迁,马庭感慨万千。

    马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上世纪70年代,中国还是一个神秘而封闭的国度,他是通过当时德国外长根舍的关系才拿到赴华签证的。而第二次访华,签证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他说:“最难的是要找到当年曾经拍摄过的建筑、景点和下榻宾馆的房间,因为我争取找到同一个拍摄方位和角度。”

    在马庭的图片展上,30年前拍摄的黑白照片与今天的彩色照片一上一下,对比着同一个地方的前后变迁,给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在展厅入口的是一组题为《天安门广场掠影》的照片:1976年时,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都身着单调的黑、灰色的中山服,骑着笨重的自行车;2006年时,天安门广场前的人群的衣服五颜六色,充满个性,人们脸上都充满笑意。

    马庭说,在上海,当年荒凉的浦东,曾经是两层楼高厂房的地方如今矗立着400多米高的金茂大厦,大城市在中国“像秋雨后的蘑菇一样”迅速成长;30年前,在中国马路的拐角,你或许能买到小豆冰棍,如今雀巢、和路雪等品牌冷饮令人眼花缭乱;30年前,人们生活单调,如今中国老百姓生活富足,衣着时尚,到处都洋溢着笑脸。

    3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在紫禁城雕龙栏杆边上留影的马庭还是一头黑发的英俊青年,2006年,站在同一位置的已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与马庭的变化相比,中国的变化“更具戏剧性”,是“史无前例的”。马庭说,这个展览从8月8日开幕以来,每天有100多名游客前来观看,他们对中国的变化也都感到惊讶。

    德国主要媒体《世界报》和《汉堡晚报》评价说,这些照片已成为记录历史的宝贵财产。它们通过直接对比,反映了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国度发展成一个世界强国的巨变,一个民族的复兴历程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

    1939年出生的马庭研究过中国文化历史,看过很多关于中国的书。他告诉记者,比起旅游观光,他更关注中国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因此,他在30年后重返中国,并打算经常去。他说:“要了解中国,你必须自己去看,自己去体验。”

    在图片展中有一张照片很特殊,那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拍摄于“鸟巢”前的照片,这是唯一一张没有前后对比的照片。原来,马庭夫妇今年在奥运会前夕又去了一趟中国。他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中国比70年代时好许多。奥运前后,德国媒体出现了许多指责中国的声音,这是不对的。”

    谈及未来的计划,马庭表示他正积极与中国有关部门联系,希望这个摄影展能在中国举行。和记者话别时,马庭说:“我希望10年后再访中国,再通过镜头记录中国,那将非常有意思。”

历史回顾 更多>>
  中国美术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不平凡的道路。从上世纪“文革”梦中惊醒的美术界,一直走在当代艺术拨乱反正的前列,大胆突破艺术禁区,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上摸索回归正确道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