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公共文化服务渐行渐近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1 作者:苗蓓 来源:南通日报 |
9月28日一大早,家住崇川区濠西园的张奶奶和老伴,就赶到江苏省南通市图书馆报告厅,津津有味地听了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公益性讲座——《我与诸子》。张奶奶笑着说:“自从图书馆开设免费讲座以来,除了每月一次由专家主讲的‘静海讲坛’以外,每周的光盘讲座,我们也都一场不落地赶过来听,很有意思!” 从博物苑百年苑庆到亚艺节的盛大召开,从博物馆免费开放到“艺术殿堂迎百姓”活动,从“公共文化服务月活动”到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的免费培训、免费阅览……纵览近年来南通的文化活动,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在公共财政支持下,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渐行渐近,正大步走向百姓。 最近,市委宣传部、市统计局对市区居民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市民对政府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的满意度由79.8%升至85.7%。对此,市文化局长黄振平表示,这说明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建立和服务工作的拓展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收效。 开风气之先 确切地说,改革开放30年来,“公共服务”在进入新世纪后才真正进入公众视野。 200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出现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中国文化蓝皮书》称,此举“标志着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经过近30年市场取向的体制改革,意义变得较为含混的“文化事业”一词,开始彰显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内涵。 在南通,1905年,清末状元张謇即在家乡创立了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在近代史上开公共文化风气之先。百年以来,这种深远的文化影响力绵延不绝。 近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名城”战略,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一些理论及实践探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围绕“名品濠河”这篇大文章,南通已建成以博物苑为龙头的环濠河文博馆群。市区平均每5万人就拥有1座博物馆,南通也由此赢得“博物馆城”美誉。 2006年,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后的南通博物苑新馆和其他市区4个景观公园一起,免费敞门对外开放。今年初,在国家下发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后,南通又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首批15个博物馆的免费开放。 此举,受到文化部以及中央未成年人教育督查组的高度肯定。 2007年,由市文化局完成的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南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被文化部办公厅报送中央领导同志。文化部新闻信息处领导认为,“南通做法比较超前,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 今年5月26日,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期间,南通市图书馆又在全省首批推出为市民免费办证、阅览室免证阅览的“零门槛”服务,使全民共享图书馆变成现实。 不久前,在历时一个月的公共文化服务月结束之际,南通市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在市文化馆宣告成立。这一旨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文化的创新做法倍受各界关注。采访时,市文化馆副馆长曹锦扬向记者透露,“苏州等兄弟市文化馆先后就此来通考察。” 文化服务“零距离”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定位越来越明确,概括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二是遗产保护,三是依法行政,四是繁荣市场。 黄振平表示,“毫无疑问,应当把公共文化服务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 “让人耳目一新,清静多了,环境舒服多了。”今年60岁的马鼎奇与图书馆结缘已超过30年,今年以来南通市图书馆一系列“变身”,让这些老读者连声称好! 在市文化局大力倡导、支持下,市图书馆扩大免费服务项目,停办所有收费培训班,“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力度。” 馆长张红介绍,虽然图书馆为此一年少收入约60万元,但“外界好评如潮,大家工作热情高涨”。自图书馆实施“新政”以来,“外借部3个月新办读者证人数,相当于去年一年总和。” 市文化局副局长王倚海介绍,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导性,提供的文化产品以及服务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内容必须是主流文化;公益性,通过财政补贴使这种产品和服务实现无偿或低偿;普惠性,使普通的民众都能享受文化产品及服务;统筹性,就是不断缩小各地区之间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对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以此为标准,通过政府采购、政府补贴实现无偿或低偿服务,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做到了“城乡兼顾、以点带面、只予不取、送培结合”。 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场所建设,是确保百姓“享受文化”的基本物质前提。在公共财政支持下,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载体建设初具规模,全市乡镇和村基层文化阵地建成率分别达到95%和70%。南通市以及海门、如皋、通州、启东文化馆均跻身国家一级馆行列。 公平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为大众提供“零距离”文化服务。在市区,市文化馆包片服务,专业工作人员进社区指导群众文艺活动;在县(乡),各基层文化点按照公共文化服务清单,根据省、市、县、乡镇四级政府文化服务的类别、指标、场次,定期为百姓送电影、送演出、送书籍。 南通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打造出许多品牌。发端于2001年的“文化江海行”,被誉为南通人民的“心连心”活动。其他如 “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主题活动,以及文艺“四进”社区、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均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市文化广场“濠滨夏夜”每年30场演出,10万名观众,主要是城镇低收入人群和进城务工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底成功策划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艺术殿堂迎百姓”之后,今年6-7月我市又推出公共文化服务月活动,市、区携手,博物馆、文化馆等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整体联动,推出48场次的公益性展览、讲座、演出,短短一个月,近30万人次尽享文化盛宴。 破解“服务不了”和“服务不好” 尽管南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取得不少成绩,但客观地说,目前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群众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少差距。 业界专家表示,南通的公共文化服务当前依然存在着“服务不了”、“服务不好”两个问题。所谓服务不了,是政府履行职责、主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够;服务不好主要是文化工作者意识和能力不到位。 众所周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有公共服务型财政作为支撑。总体而言,近年市财政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在逐年递增,但增幅低于全市财政总支出,公共文化服务尚缺乏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 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如,目前,全市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成率为70%,与浙江差距很大——嘉兴和宁波等地的文化活动室建成率已达到了80%以上。 市图书馆馆长张红则为图书馆狭小、局促的环境而发愁,通过提升服务水平,近来读者数量明显增加,但她却在担心,“人再多点,恐怕就容纳不下了。” 而市文化馆虽然通过国家一级馆验收,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的牌子也挂起来了,但活动场所还有待拓展。曹锦扬告诉记者,改造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但要实施建设显然需要经费投入。另外,“根据文明城市的创建要求,市文化馆必须重新定位,调整布局,以最大限度地履行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保护职能,而这些,都需要财政支持。” 就文化系统内部而言,还普遍存在“人员少,能力低、业务弱,老人多、新人缺”的现象,专业水平亟待提高,尤其缺少艺术大家和知名专家、学者。 针对现状,黄振平表示,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状态,作为文化行政部门,将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的文化权益和基本的文化需求,下阶段将着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思想理论、自身能力建设、阵地网络建设、新制度建设以及评估体系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大力度促进“文化南通”的全方位构建。 9月12日,2008江苏南通美术大展在市中心美术馆开幕,为市民呈上一道公共文化“大餐”。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