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贵州30年 |
http://www.cflac.org.cn 2008-10-21 作者: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
2006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演出之后,党和国家领导和亲切接见《多彩贵州风》主要演员 《多彩贵州风》第一版《侗族大歌》 石阡木偶戏传承人在表演 好花红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八音坐唱 国家十大精品剧目--《依依山水情》 打造特色文化精品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专业艺术院团,在精品生产、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市场培育、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文艺赛事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批批具有时代精神和贵州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相继问世。 我省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开拓演艺市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第二版《多彩贵州风》在全国巡回演出成功,带来了空前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省文化事业的发展树立了信心和标杆。2008年《多彩贵州风·山里的节日》作为我省重点剧目打造完成,并赴北京参加奥运重大艺术展演活动获得成功,并将在贵阳大剧院面向社会作常年定点演出。 文艺精品录 上世纪80年代 黔剧《奢香夫人》 1979年晋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话剧《枪与镯》 1982年获全国民族团结创作奖。 大型花灯剧《七妹与蛇郎》 1987年9月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四川贵州分会场演出,并获优秀演出奖。 上世纪90年代 京剧《水西遗恨》获1995年天津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程长庚杯”奖,1995年全省“五个一工程”奖,贵州省第二届戏剧文学(大戏)一等奖。 黔剧《姊妹崖》 1998年参加贵州省文艺调演,荣获省级综合演出一等奖,编剧、导演、音乐唱腔设计一等奖,及贵州省1997—1998年度“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话剧《母亲河》曾于1994年获第二届西南话剧艺术节优秀演出奖、导演奖,贵州省“五个一工程”奖。 大型花灯剧《乌江云·巴山雨》 1993年9月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南方片),获得优秀演出奖等7个奖项。 新世纪以来 话剧《红帆船》 2003年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004年获贵州省文艺奖戏剧一等奖。 大型现代京剧《布依女人》该剧入选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30台剧目。 大型民族歌舞《好花红》 2001年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荣获创作金奖、演出金奖、舞美金奖。2002年,被文化部评为“文华新剧目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奖”、“文华舞美奖”。同年,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杂技歌舞剧目《依依山水情》省歌舞团与遵义杂技团共同创作、演出的杂技歌舞剧目《依依山水情》被评为2002-2003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 2006年9月,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在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大奖和单项节目奖。 文化率先崛起 吆喝多彩贵州 “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是我省近年来推出的一项标志性文化活动,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已成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外宣传贵州、展示贵州新形象的重要文化品牌。 2005年举行的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以及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2006年举行的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及旅游商品“两赛一会”等系列活动,对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了挖掘和展示,为贵州找到了准确而形象的文化定位。 代表贵州文化形象的“多彩贵州”品牌的崛起,吆喝出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火红局面。贵州旅游业连续几年大幅度快速增长,与《多彩贵州风》的吸引息息相关。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公演至现在,《多彩贵州风》已演出近500场,观众达60余万人次,收入近1000万元。 在“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带动下,贵州各地纷纷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毕节地区提出打造8个文化产业特色品牌,黔西南州推出“山水长卷水墨金州”文化旅游品牌,铜仁地区着力打造以梵净山为龙头的佛教文化品牌…… 文化的率先崛起,助推多彩的贵州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认识贵州的多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 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县级“两馆”建设。2002年至2005年国家资助我省88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项目,总计补助资金4010万元,我省配套1331万元。目前已有65个馆竣工验收。“十一五”期间还将完成36个县级图书馆或文化馆建设。 ——乡镇文化站建设。“十一五”期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列为国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之一,我省有1222个乡镇文化站得到中央资助。2007年的34个试点项目以及2008年的55个建设项目目前已下达给我省,中央投入资金1504万元,我省完成配套268万元。 ——村级文化活动室。2006年我省投入4000万元,拟分5年建设1000个村级农民文化家园,目前已建成430个。 ——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室。省文化厅拟于2008年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室试点建设,拟在各市(州、地)建立10个示范性社区文化活动室,预计投入资金200万元。 群众文化服务活动多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稳步推进。 各县以县文化馆为依托,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省文化部门均开展了文化下乡活动,并将送文化下乡纳入每年的工作目标管理,全省每年至少送戏下乡1000余场,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2002年4月,由国家财政部支持、文化部组织并实施的国家级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式启动。我省“共享工程”目前正在全省范围内积极开展实施,我省文化共享工作由于开展深入、扎实,在全国做得比较突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部领导同志的肯定。2006年6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在我省召开,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到会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贵州的工作。目前,我省共建有各级中心、站点137个,其中省级分中心1个、地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0个,其余为乡、村级基层站点,为227个乡镇的1500个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点和245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点提供了文化信息资源。 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加大文物保护力度 贵州文化历史久远,积淀深厚。贵州远古先民不仅开发了贵州,创造了远古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远古文化。贵州有49个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就有17个,独特的民族文化及民族风情极富个性特色,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文化名人。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人大颁布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省政府成立了保护委员会。 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名录体系,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3项,名列全国前五位。 从2006年开始,国家将6月份的第二个周六定为文化遗产日,每年逢文化遗产日,省文化厅都组织了一系列宣传保护活动。从2006年至2008年,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共开展了3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遗产日”活动。通过专场文艺演出、图片展示、传承人现场技艺演示、专家论坛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较好地宣传展示了我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保护自己精神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省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文物基础性工作、文物保护及修缮、博物馆建设、考古、文物征集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 数字点击: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8处,市(州)、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00余处,文物点7000余处。自1979年至2000年,从中央到贵州各级地方财政拨款近5000多万元,2001年至2007年下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共达2168万元,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达2525万元。用于文物维修、文物征集、文物考古、博物馆建设、文物研究和出版、文博干部培训、文物宣传等工作,特别是使那些濒临毁坏的地面文物得到了及时抢救和维修。 文物工作30年 ——积极推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经过几年来的文物调查核对工作,基本摸清了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的分布情况。全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8处,市(州)、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00余处,文物点7000余处。 ——对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保护修缮。2000年以来,实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项目50余个,各级总投入资金逾亿元。 ——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博物馆建设获得进一步发展。2008年,我省列入全国首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共6家。全省已有博物馆、纪念馆40个,陈列室近70个。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遵义会议纪念馆、毕节地区博物馆、铜仁傩文化博物馆、乌江博物馆、普定穿洞遗址分别新建了文物库房。与挪威王国的文化合作项目——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即梭戛苗族、镇山布依族、隆里古城、堂安侗族4座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已经顺利完成。 ——考古成绩显著。兴仁交乐、赫章可乐、普安铜鼓山等地的考古发掘,均有重要发现。继2000年对可乐遗址发掘获得夜郎考古的重大突破,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2004年-2005年,省考古所与四川大学合作,进行威宁中水考古发掘,又获得重大成果,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7年,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被列为省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同年2月2日,贵州省文物博物馆学会成立。 ——2008年1月至2月,贵州遭受罕见雨雪凝冻灾害袭击,文物受损严重。省文物局积极组织“抗凝救灾”工作。2月26至27日,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谢庆生副省长陪同下对黔东南文物受灾情况进行了考察。2月28日,西南片区文物受灾情况调查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 |
历史回顾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