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期间北京众多艺术展览让五环光彩绽放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29    作者:云 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连日来,十里长街沿线、古建街区之间、奥林匹克中心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一座座博物馆、美术馆用精心筹备的展览迎接着奥运期间到来的中外友人。中国古典文明悠久神奇,国际现代艺术缤纷绚丽,丰富精致、多姿多彩的展陈为世界文化的展示与交流提供着支点与舞台。没有文化介入的奥运会是不完整的,古典与现代并呈的北京,在艺术奥林匹克的竞赛中同样取得了佳绩。

    古典风华:国际友人连称奇

    奥运期间北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里,热情的观众络绎不绝,北京诸多艺术展馆以奥运为契机组织的各项展览,向世界呈现出辉煌绚烂的中华文明以及日新月异的古都风貌。

    “我们统计过,针对奥运推出的特色展览超过了110余项。”在8月15日召开的赛会以来北京文化展示和演出活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说,在展陈史上,同一时间段集中推出如此大规模、高规格且数量众多的文物精品,是前所未有的。奥运到来之际,北京各展馆的工作人员集各方之力,联合全国众多文博单位,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展示中华文化传统和北京文化特色的任务。

    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五大特展之一“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展”上,巧夺天工的金缕玉衣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驻足。这一展览汇聚了我国26个省区市55家博物馆的169件镇馆之宝,可谓件件吸引观者眼球。来自瑞典的贝恩在王羲之《兰亭序》摹本展柜前细细品味,当她得知由于对展览条件有着极高要求,中国观众在平日也难见其真容时,不禁感叹道:“我太幸运了。”位于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中国科技馆新馆自然少不了外国朋友的身影,该馆展出的“奇技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透过多件重量级文物展示出我国古代在丝绸织染术、青铜铸造术、造纸印刷术和瓷器制作术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果。在展厅中欣赏过四羊方尊后,几位美国观众不惜连用感叹句表达着自己的激动心情:“这个展览太棒了!中国文化让我们震撼!”

    自首都博物馆五大特展陆续开幕以来,每天参观人数都在万人以上。记者从中国美术馆了解到,奥运期间该馆日最高接待量达4500余人次。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从三星堆到金沙——辉煌的古蜀文明展”同样十分火爆,保利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平均每天接待参观者达600人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是奥运客人。于平表示,据不完全统计,8月1日至13日,奥运期间推出的这些重要展览的观众数量已达145万人,包括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宾客10万人,同时还接待了奥运会相关人员67批次,其中不乏多位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

  现代风采:艺术交流无国界

    如果说于展厅中绽放的古典美是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那么在一系列与北京奥运会同期举行的国际现代艺术展陈中,文化交流的意味更加强烈。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11天会期中,8万余人次的各界观众接踵而至,五大洲的奥林匹克收藏家们在此结识、切磋,更在藏品交换中体会着收藏的乐趣。在中华世纪坛“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大型主题展览期间,当瑞士洛桑博物馆馆长弗朗西斯·加贝尔看到该馆收藏的珍贵奥运藏品和“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藏品一起同台展示后兴奋不已,他深深感悟到东西方文化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结合是多么和谐。

    视觉艺术方面的重头戏当推以“色彩与奥林匹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和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这一前一后于奥运期间举办的两大国际美展,向世界尽情展示着力与美的双重魅力与完美交融。

    艺术无国界,艺术交流也是超越国别的,色彩纷呈的展览背后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们,通过对运动、对艺术展开的平等对话,把各自的文化传统、艺术经历和生活感受为彼此新的艺术创想,呈现在同一平台。在交流中,很多国外艺术家都表示对中国画很感兴趣,水墨画那流畅的动感、工笔画中的细腻线条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梵蒂冈博物馆馆长弗朗切斯科·布拉内利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些很美的艺术品,中国艺术家的潜能让我吃惊。”希腊艺术家索非亚·阿列克索尤说,透过展览他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而这种风土人情将影响到他接下来的创作。同样,中国艺术家也透过展览感受着不同于中国审美意韵的画面,墨西哥画家笔下的古印第安文化因素,欧美艺术家用装置表现出的激情碰撞,这些西方艺术语言形式及技巧都将有可能被运用到他们的画作中去。艺术正是在奥林匹克这种国际平台上不断交流从而发展的,并且于包容中凸显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本土个性。

    8月24日夜,伫立于“鸟巢”的圣火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落幕了。五洲健儿在这场体坛盛事中上演的一幕幕激烈竞逐就此完美收官,然而,作为文化盛宴的中华人文奥运之旅却并未因此结束,相信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三千年建都史的北京,已经用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艺术情怀留住了四方宾朋的心。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