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奏国歌“零失误” 创下历届奥运会纪录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22    作者:刘洋    来源:新京报

    前言

    “奏国(会)歌升国旗没有一点失误,创下了历届奥运会纪录。”奥运会即将结束,开幕前20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逐一出席奥运村欢迎仪式的画面对于刘雅嘉来说,仍历历在目。昨日,负责奥运村欢迎仪式国(会)歌演奏的刘雅嘉揭开了“零失误”的“秘诀”。

    解读

    1 国(会)旗贴“微型旗”贴纸

    按国际惯例,参加奥运会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欢迎仪式在奥运村的升旗广场举行。最重要的是升国(会)旗、奏国(会)歌环节。

    刘雅嘉说,绝对不能升错国(会)旗是关键。刘雅嘉说,欢迎团队特别做了个一寸大小的微型国(会)旗贴纸,每个贴纸均标明了中英文名称和3字代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的字母代码),从收到国旗就马上在其正面一角贴个贴纸,确保万无一失。

    2 5盘歌分解成210盘

    刘雅嘉说,历届奥运会都有放错国歌、升错国旗的现象,当时压力特别大。负责该项目的奥运村部副部长丁百之定的目标就是“零失误”。

    当时交到刘雅嘉手中的205首国(会)歌(其中一国被取消参赛资格)存在5张盘里,为确保不出错,要求每首歌各成CD。她说,当时用了3天时间,把5张盘变成了210张盘,其中包括有两首残奥会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国(会)歌(没有参加奥运会只参加残奥会)、1首残奥委会会歌、长版和短版两首奥运会会歌。

    3 转盘需专家“监工”

    其实,转盘也有严格规定,刘雅嘉说,每首歌的转盘都需要在录制国(会)歌时由写总谱的北京市交响乐团主任陈红菁确认。

    刘雅嘉说,很多国(会)歌听着很相似,比如有3首国歌的旋律是一模一样的。陈红菁提醒,虽然旋律一样,但配器不同,每个国家人民都非常熟悉自己的国歌,一旦放错即被识别。

    刘雅嘉说,每场仪式前她和音响师都会根据排序分别用耳机听歌,然后再共同播放,如果两首完全对上就没问题了。

    4 演奏前“再三”确认

    仪式现场有6个旗杆,除去国际奥委会的旗杆,每场最多升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会)旗。

    从8月4日开始便比较繁忙,9日那天有50个国家举行欢迎仪式。当时每个整点一场,团队从早上10点开始到晚上8点,每天有11场,每场四五个国家。

    为保证都不出错,放国(会)歌前都“再三”确认:开始前和丁百之定国家和地区出场顺序,跟现场仪式导演确定顺序,最后和三军仪仗队定顺序和升旗时间。

    5 奏国(会)歌“兵分”两路

    为保证200%的备份方案,这210个CD盘还要有同样多的MD盘备份,存放在音响师手中。

    刘雅嘉介绍,播放时“兵分”两路,在多轨的音频中,4个轨是保证演奏国(会)歌的,其中两轨放CD、两轨放MD。“我跟音响师放国歌都会喊‘1、2、3’,然后两轨同时走,即使有一个不响了,另一个也会响。”

    为何两份文件不选同样介质存储?刘雅嘉说,如果都是一个介质,如遇受潮等情况,俩机器都会出问题。

    此外,她说当时笔记本也备份了音频文件。

    6 升旗队长“扇”出速度

    “三军仪仗队特别要求完美,”刘雅嘉说,历届奥运会在仪式上都有偏差、失误的,最小的失误就是歌奏完,旗还没升上。但仪仗队则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早6点便到现场练习。

    升旗时,在一旁草地上用注册卡“扇风”的大队长引人注意,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给战士打节奏。刘雅嘉说,队长手里有秒表,掐国(会)歌长度,如果需要加快,他就多扇两下“扇子”。

    刘雅嘉说,从各代表队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看出他们特别满意、激动。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