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12    作者:陈剑    来源:中国文联网

    1892年11月25日,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在法国索邦大学作了题为《奥林匹克宣言》的演讲。以此为标志,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走过了106年。奥林匹克运动在走过百年历程之后,2008年来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这既为奥林匹克主义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因为没有13亿中国人的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运动;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并为奥林匹克主义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增添了中国元素。

    人文奥运核心是和谐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不同专家辞典中的人文奥运,其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笔者以为,人文奥运的基础是指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奥林匹克主义,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使得人文奥运增添了中国元素。离开了奥林匹克主义讨论人文奥运,可能只有“人文”,没有“奥运”。

    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体现奥林匹克主义的人文精神。它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把对人的尊重放在首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举办奥运会的根本目的和手段;二是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充分展示不同文化神韵,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交融,进而实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团结;三是和谐奥运,体现体育健与美的和谐、灵与肉的和谐、奥运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些和谐是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基础上的和谐,表达的是对人类和平与和谐发展的追求。在这三个方面,和谐是人文奥运的灵魂,文化是人文奥运的表现形式,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奥运的根本目的。

    2008年奥运会来到中国,使得人文奥运增添了中国元素。中国文化所说的“人文”,实际是指的一种人文精神。“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人”,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文”,强调的是“以文化人”。什么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人文精神呢?就是对和谐的追求。中国古人将“和谐”作为处理人天(人类与自然)、人际(人与人或人与社会)、身心(人的身体与人的精神)等关系的理想范式,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普遍原理,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和行为特征等诸多方面。因而,对和谐的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理念。和谐思想不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

    人文奥运增添中国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融入奥林匹克精神,用“和平、和睦、和爱”理念丰富以“更快、更高、更强”为特质的奥林匹克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可能是中国通过人文奥运奉献给世界最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严峻冲突。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时刻对人类的生存现状提出了挑战,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冲突中的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就成为人文奥运努力实现的目标之一。当今世界,民族矛盾、文化冲突、不同的宗教背景,这些因素与国家发展相联系,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战争频扰、冲突不断。如何在各个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寻找冲突的平衡,达到“和而不同”的和谐境界,就成为人文奥运努力实现的另一个目标。

    人文奥运实现和谐的路径

    与中国和谐思想相比,奥林匹克主义作为一种和平主义的价值观,对和谐的追求,其实现路径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奥林匹克主义对和谐的追求更具有时代特色,包含以下一些基本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重在参与”的奋斗精神,公平竞争的协同精神,和平友谊进步的国际精神等。

    奥林匹克主义所体现的平等精神,是人类社会中的自由、平等、博爱三大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奥林匹克平精神的弘扬与传播,是奥林匹克运动能够吸引不同肤色、不同民族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各国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和观众,有着不同的肤色,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差异,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时空范围内,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而避免矛盾与冲突、化解矛盾与冲突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尊重。

    奥林匹克主义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只有尊重还不够,如果没有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这种尊重也还只停留在表面层面上,还需要对不同的文化差异有所理解,才会使尊重真正发自内心。对一些不能理解的文化现象,或与本民族文化有些格格不入的文化现象,还要学会宽容。只有理解与宽容,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人们看到的就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不同文化的百花齐放、千姿百态,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表达了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文化多样性,并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这与中国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同而不和”是一致的。世界上各个国家,不同的民族,如果文化完全相同就不是“和”,“和”就是“和而不同”,只有各种不同的文化理念在一起才有全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汇。

    和平友谊进步精神中所宣扬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的精神,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润滑剂。

    人文奥运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和谐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北京奥运会的筹办,既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弘扬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提供了可能。

    1.“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中国改革开放选择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为个人权利的实现和才能的展示创造了必要条件。只有在一个个人权利得以实现和充分展示的社会,人才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只有在一个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张扬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因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主义正名,鼓励发明、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者权益,正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2.重在参与的奋斗精神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离不开人民选举,离不开公民的积极参与。特别是民主政治所涉及到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公民通过积极参与,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本身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创造公民积极参与的制度环境,才有利于公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3.公平竞争的协同精神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运行或是民主政治,都需要在公平的竞争的环境下进行,而这必须要有一整套制度体制加以确保,不然,难以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等现代社会得以健康存续的基本要素。因此,制定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游戏规则,并使每个公民熟悉和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的和平友谊进步精神、尊重宽容精神对和谐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例如,整个社会诚信缺失,是不尊重历史、不尊重承诺所负出的代价;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隐藏其后的原因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不尊重等。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是和平友谊、尊重宽容精神得到充分体现的社会,也一定是色彩斑斓、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因为宽容精神,正是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作者系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