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剧作家魏明伦:奥运精神与中华文明喜相逢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5    作者:张 悦    来源:中国文联网

    8月3日至5日,奥运圣火终于来到巴蜀大地,这片震后的土地迎来了“祥云”。虽然原定于6月中旬的火炬传递因地震的缘故改到了8月上旬,原定于四川7地的火炬传递也因多方面的考虑最终改为了广安、乐山和成都3地,但自信乐观的四川人仍感满足与欣喜。来自四川文艺界的奥运火炬手、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认为,“任何事情都是越到最后越受关注,当大地震的痛苦渐渐平息的时候,全国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四川,为‘祥云’的到来喊‘加油’、喊‘雄起’,这燃烧的激情与力量直达北京,将助北京奥运成功。”8月4日,记者专访了魏明伦。

    记者:您最初被定为四川自贡的奥运火炬手,调整后现在改为成都火炬手,明天将在成都市区进行火炬传递,您现在的心情如何?这其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魏明伦:四川地方大而且人才济济,火炬手自然就多一些,再加上对原定的宜宾、自贡等地的奥运火炬手进行了人员调整,将其中的部分火炬手分到广安、乐山和成都,其中还增加了不少抗震英雄和震后幸存者,调整后的四川奥运火炬手有800多人,我作为这八百分之一,当然感到非常荣幸和激动了。

    说到当奥运火炬手还有些小插曲。去年8月,北京奥组委通过自贡市政府找到我,希望我能成为代表自贡的奥运火炬手,其中入选的知名人士还有我的自贡老乡、奥运冠军高敏,我和高敏很早就认识,关系也很好,她现在成为乐山的奥运火炬手。我一直期待着火炬的传递,但没料到的是,去年中秋节我与老友聚会时不慎摔跤,导致右脚骨折。奥组委一直很关注我的伤情,看我恢复得不错,还专门派工作人员上门给我量身定做火炬手的服装。我平时身体很好,一口气能走两三里,虽然受了伤但恢复得还算快,现在已经完全好了,一定会好好跑。

    记者:“祥云”火炬在北京传递前的最后一站是四川,您认为奥运火炬在四川传递的意义是什么?

    魏明伦:应该说这其中充满着意外。就当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没有想到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这对于一向乐天知命的四川人来说更是想都没想过。经历过这场大灾难带来的心灵激荡的四川人民,就更加渴望平静,就更需要鼓劲,所以期盼“祥云”驾临,更希望它能带给这片震后的土地否极泰来、吉祥如意之意。虽然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赛事,与抗震救灾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奥运精神所传达的平等、博爱以及鼓励人类奋发向上却是共通的,也是对“伤筋动骨”后的四川最好、最有力的鼓舞。

    记者:您与国学专家张昌余合作的《奥运年赋》曾在今年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在北京钟鼓楼朗诵,浩荡的钟声伴着词采华美、气势磅礴的《奥运年赋》宣告2008年奥运年的到来,这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魏明伦:去年12月中旬,我接到北京奥组委的委托书,特邀我写一篇骈文,算是命题作文,字数在300到600字。当时我因右脚骨折坐在轮椅上无法行走,担心在病中伏案写作难出佳作,我是苦吟成文的人,时间实在太紧了,我害怕完不成。但他们还是诚恳地请我配合。于是我找到好友,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学专家张昌余,用了五六天时间,联袂完成了这篇500多字的骈文。

    虽然当时由鲍国安朗诵的《奥运年赋》是已经精简过的,因朗诵时间的缘故由500多字压缩到300字左右,但与中国的航天科技界代表、奥运冠军代表、残奥会代表以及从100万名志愿者中选出来的60名奥运志愿者们一同为奥运年祈福的经历对于我来说是终身难忘。而更值得高兴的是,我刚刚得知全篇《奥运年赋》现已篆刻在一块大约三四米长的乌木牌匾上,在成都火炬传递结束之后的仪式上,这块牌匾将由四川省政府赠送给北京奥组委。

    记者:在您的这篇《奥运年赋》中既有“黄钟大吕,传奥运之序曲;紫气雄风,奏中华之壮歌”这样浩荡的词章,也有“灼灼鸟巢迎客,纷纷燕子衔泥”、“伴舞绿叶之曲,合唱小草之歌”这样看似很轻的“闲笔”,读起来很有意趣。

    魏明伦:当时奥组委给我“命题作文”的要求是不仅要体现奥运精神、奥运文明,还要体现与中华文明的交融。于是我还写到“西方《体育颂》,东方《大同书》。莎翁浪漫剧,庄子逍遥游。《论语》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圣经》教义,洪水之中共方舟。梦奥林匹斯之众神,登喜玛拉雅之群峰。”最终点出的是奥运精神与中华文明的相逢之喜、相遇而笑。“上善若水,善而不懦;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就是其中主旨。

    奥运志愿者的参与也是其中重要一项,“志愿者”这个称呼,尤其是此次大地震之后的中华民族对此认识得更为深刻。你所说的那几笔很轻的“闲笔”就是写这些志愿者们,他们犹如“燕子衔泥”,仿若“小草之歌”,是“平平常常之群体,浩浩荡荡之大军”,我对他们从心底里充满了深深敬意。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