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健将云集 奥运会使七夕节备受瞩目
http://www.cflac.org.cn   2008-08-04    作者:黄涛    来源:《北京日报》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七夕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七夕更是与众不同,正好赶在奥运会开幕式的前一天。天上诸路神仙聚会,人间各国健将云集。七夕节给奥运会增添了神奇祥瑞,奥运会使七夕节备受瞩目。

    牛郎织女与七夕的误会

    七夕节是一个富于特色与魅力的节日,这主要在于它跟中国四大爱情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传说形影不离。人们往往以为二者不可分割,其实这是个误会。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并无天然的联系,二者曾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牛郎织女传说在春秋战国之前就产生了,七夕节到汉代才有记载,直到西晋时期,才有牛郎织女相会于七夕的传说见于文献。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是这个故事的重大突破。由于二神相会相当不易,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对此给予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以逞其快:在高远澄净的夜空,神话中的巨鹊们为成其好事,纷纷飞来聚集,填上了阻隔二神的天河,二神就踏着巨鹊的头颈相会缠绵。其情节何其浪漫神奇!正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而在牛郎织女七月七相会的故事产生之前,七夕节早已存在。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就记载了七月七曝晒经书及衣裳的习俗,此俗一直流行到明清时期。古人传说中七月七是神仙相会或仙人下凡的日子,这是人们将牛郎织女相会安排在七月七的直接原因之一。人们还认为七月七日生子是大吉大利的,此日出生的孩子为贵子、仙胎,不是凡夫俗子。故而汉武帝、魏太祖就被说成七月七日出生。如前所述,七月也正是织女星在人们的视野中最亮的时候。这些因素就是牛郎织女相会被安排在七月七的主要原因。

    两神相会改变七夕

    牛郎织女传说一旦植入七夕节,就成为七夕节的核心和亮点。从此,七夕节的习俗和主题就发生了重大转变。

    晋代以后,七夕节的习俗主要有四个方面:祈子、乞巧、爱侣相会、曝晒衣物。《西京杂记》记载宫中习俗:“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之‘相连爱’。”“临百子池”是为祈子,“以五色缕相羁”,是以线绳束人表示连接姻缘的意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乞巧习俗:“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乞巧,可理解为向织女祈求做女工的巧艺。但乞巧习俗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乞巧的最常见方式为在星光下以线穿针,而传统文化中绳线是与姻缘有关的,俗语说的“牵线”、“千里姻缘一线牵”都有线在内。传说中的月下老人成人之美也是用红线将有缘之人牵连在一起。故以针线乞巧实际上是祈求姻缘、子嗣。另一种较常见的方式是陈列瓜果乞巧,也含祈子之义,这是由于瓜在传统习俗中常被用作多子的象征物。“喜子”因其名称含有“子”字,更明显是祈子的吉祥物。因而可以说,晋代以后七夕节的内涵是以祈求子嗣、姻缘为主的,而曝晒习俗成为无足轻重的内容。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是以爱情婚姻为主题的,与上述七夕习俗正相符合。

    爱情色彩最浓重

    如果要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挑选一个可以称作爱情节的节日,那就非七夕节莫属。

    上巳节(三月三)、元宵节、中秋节都留下不少风流际会的诗词和故事,隐约具有爱情的色彩,但都不如七夕节的浓重。一是这些节日与爱情有关的活动都是附带的、次要的。如上巳节的习俗主流是招魂与祓禊,其次才是男女交游传情,元宵节、中秋节更不必说。二是这些节日传播到今天或者整个节日已经衰微,或者其中爱情活动已经消亡。习俗的兴替主要靠民间的传承,如果某个节日已经或接近消亡,或者其中爱情线索已经中断,是无法靠外力促使民众把它们过成今天的爱情节的。而七夕节自晋代融入了牛郎织女传说,其主题就是祈子与婚恋,其爱情传说一直传承不衰,到今天更是成为七夕节的主旋律。

    七夕≠情人节

    有人将七夕等同于情人节,其实它与西方情人节有所不同。

    西方情人节来自古罗马修士瓦伦丁牺牲自己为恋人们操办婚礼的故事,主要是未婚青年的节日。牛郎织女故事传承到后来,是牛郎挑着两个孩子去与织女相会,这样两个主角就不是未婚恋人,而是夫妻了。再者,“情人”二字在我国主要指非婚两性关系,包括婚外恋关系,传统观念较强的人们不易接受这个名称。所以贺学君先生主张七夕节应称为“夫妻节”,这更符合传到后来的牛郎织女传说情节。冯骥才先生则主张七夕节应称作“爱情节”,那么这个中国式的爱情节就不仅是恋人们的节日,也是夫妻偕同孩子来过的节日,这种过法很有新意也很有意义。我认为这些意见都有道理,学者固然有宣扬自己主张的权利与责任,但最后还要看民众做了怎样的选择。

    七夕节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结晶,也拥有在现代社会传承壮大的资源与活力。它更因与牛郎织女传说融合在一起而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并占有重要的地位:七夕节和牛郎织女传说都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个节日具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传统节日中是绝无仅有的。该节日内涵异常丰富,影响十分广泛,值得给予特别关注。

    奥运会汇聚世界的目光,在这样一个宽广的舞台上,七夕也将使世界看到中国人浪漫多情的一面。

     (作者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