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利华揭秘:奥运会中国国歌为何增加两秒钟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29    作者: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由北京交响乐团历时1年半录制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和礼宾仪式上使用的国歌和会歌正式交付北京奥组委并发放各比赛场馆使用。据悉,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礼宾仪式国(会)歌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及其各成员的一致认可,并且将成为奥林匹克遗产,在2010年的冬奥会、2012年的夏季奥运会上继续使用,这在奥运会历史上尚属首次。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谭利华。

    记者:国歌奏响的时候,往往是一场比赛、一个仪式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因此,国歌的演奏水平受到所有人的极大关注。此次北京交响乐团在承担录制国歌的工作中,是怎样保证演奏质量的?

    谭利华:按照国际惯例,奥运会、残奥会颁奖礼宾仪式国(会)歌都是由奥运会举办城市来录制的。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录制方案参与竞标,最终得到了专家审定团的肯定,接到了这项光荣的任务。此次录制的212首歌曲分别是207个成员的国(会)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长版和短版2首、国际残奥会会歌1首、百慕大群岛和开曼群岛除国(会)歌外的欢迎曲各1首。这个录制量在历届奥运会中是最大的。在1年半的录制工作中,我们聘请了国内最好的录音师,使用国内最好、最大的编辑录音棚进行了前后期制作编辑。从最后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在2007年5月底初次完成全部录制任务、送到北京奥组委论证时,就有180多个国家和国际奥委会成员直接通过了,后来又经过一些调整和完善,最终得到了每个国家和国际奥委会成员的认可。专家们也普遍反映,这版北京奥运会使用的国(会)歌,遵循了各国国歌乐曲的节奏、速度和风格,配器严谨、音质清晰、音域宽广,很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记者:录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谭利华:最大的困难还是在于乐谱的提供上。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只找到50多个国家的国歌乐谱,其他国家提供的都是钢琴谱、军乐谱,或者只是提供主旋律。我们专门找了十几个作曲家进行细致的配器工作,将这些谱子改编成交响乐谱。这个工作量很大,加上为了节约录制成本,我们只能是等他们完成一批,就进一次录音棚录制一批,然后再送到奥组委去审查。在审查的过程中,有的国家很挑剔。比如法国,第一次审查的时候就提出,他们的国歌在录制中使用的一个乐器不是镲,而是三角铁,其实这个一般人很难听出来,但我们不得不因此又重新录制了一遍。英国提出,他们的国歌旋律太尖,我们仔细研究后去掉了短笛,改用长笛,最终达到了他们的要求。有的国家甚至返工多次,比如古巴,是直到今年6月10日才最终录完的。

    此次录制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记忆。在开始录制的前三天,我因为一次意外摔倒了,右手臂和手腕粉碎性骨折。但是按照有关规定,录制过程中必须由我来指挥,而在指挥中又不可能不牵涉到右手,因此导致我现在右手手腕部明显移位,医生说永远不可能复原了。

    记者:此次录制的中国国歌时长50秒,比以往增加2秒。能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吗?

    谭利华:为便于奥运会相关仪式的举行,此次录制的曲子时长均在90秒以内。我们录制了几个版本的中国国歌,最终奥组委选定了这个50秒版本的。让国歌的速度整体放慢2秒,可以使国歌更显宏大、庄严,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地位更相匹配。当然,这么多的小节放慢了2秒是非常微小的变化,是很难察觉的,而且也是按进行曲的标准,严格控制在每分钟108拍的速度内。

    记者:您是奥运火炬手,也参与了奥运会开幕式音乐的演奏和录制,近年来还一直致力于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比如上个月您就在北京中山音乐堂组织指挥了一场以奥运为主题的晚会。您觉得,奥运会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又能为它做些什么?

    谭利华:奥运会是北京的荣誉、中国的荣誉,宣传奥运会、为奥运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从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开始,我几乎每年都会参与或者组织相关的活动。目前,我还在准备8月19日奥运期间国家大剧院的一场演出。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次文化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相聚北京,世界的目光也都在聚焦中国,这是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国家形象、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契机和平台。从文化方面来说,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各种现代文化与世界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但是总的来看,国际上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印象还多停留在京戏、民间工艺等传统层面,对诸如交响乐等现代文化了解相对不够、不深,奥运会无疑正是一个向他们展示中国现代文化的好机会。

    记者:您一直在国际上努力推广中国的交响乐,推广中国的现代文化。

    谭利华:是的。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而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现代文化、当代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交响乐来自于西方,但是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在国际上推广中国的交响乐,用这种西方人熟悉的艺术形式展示中国的现代文化、现代文明,效果更为显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此次由北京交响乐团录制奥运会上使用的各国国歌和会歌,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扬,既是对中国交响乐实力的见证,也是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展示中国现代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努力。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