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抗震救灾题材文艺作品陆续推出,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同时,一些思想内涵和艺术水准让人感觉平平的作品并不鲜见。笔者的感受仅代表个人意见,但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抗震救灾题材的文艺创作赶时间固然必要,但务必重质量。
毋庸置疑的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表现是令人崇敬、令人钦佩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为灾区的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作奉献力量,特别是及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让遭受创伤的心灵得到及时的抚慰,让积郁多时的感情得到有力的宣泄,提升了人们救灾重建的信心,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
不过,稍加注意便可发现,当前数量、种类繁多的抗震救灾题材文艺作品中,最出彩的当数创作快捷、形式简短而又便于传播的摄影、诗歌和歌曲等艺术形式,相对而言,影视剧、戏剧等这些艺术元素多、制作周期长的艺术形式,要出彩就比较难,特别是“赶”出来的要出彩更难。究其原因,影视剧、戏剧等的思想探索空间更大,人们对这类艺术的主题表达期待也更高,但事实上,灾难对这类艺术创作的影响往往有一种滞后效应,可能要过很长时间,很多人才能“回过神来”,对灾难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思考。
各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规律,因此,仅从尊重艺术规律的意义上说,创作抗震救灾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应一味赶时间、争第一。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赶”制各种质量不高的抗震救灾题材文艺作品,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粗制滥造之作太多也会麻木了大家对于灾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灾难都关联着死亡,关联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因此这一题材必须被严肃真诚地对待,要把精品意识牢牢挂在心上,否则粗制滥造出来的作品就是对生命的大不敬。而且,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心手相连的人间大爱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值得我们这一代亲历者永远铭记,也值得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能传之久远的优秀文艺作品,无疑是延续和唤起人们关于这次地震的难忘记忆的最好选择。因此,从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记忆负责的角度来看,创作抗震救灾题材文艺作品,要慎提在时间上争第一,关键是在质量上争第一,这应成为当前文艺界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