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哲学视域中的奥运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15    作者:杨耕    来源:光明日报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文化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古希腊的奥运会上,艺术表演就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在现代复兴后,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并不断发扬光大。根据现代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具有体育、文化和教育三个组成部分。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中所固有的。没有反映主办国精神的生动而可见的文化活动计划,奥运会将会是不完整的。”正是由于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奥林匹克的竞赛运动相伴而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才营造出富有活力和高尚情操的整体氛围,展示出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从历史上看,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西方哲学也发源于古希腊,“哲学”一词就出自古希腊文,意为爱智慧。对古希腊人来说,奥林匹克运动的竞技与哲学的爱智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古希腊人创造了周期性的各种竞技项目,同时制定了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要求参赛者充分发挥个人的体力、毅力和智慧。这凸显了个人的地位,在重灵魂、轻肉体的社会风俗中,逐步造就出关注体魄健全、身心协调的社会风尚。这种风尚影响到哲学,推动了哲学家之间的对话与论辩。据说,苏格拉底经常出入体育训练场所,由此启发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二人先后创立“哲学训练”的学院。

    毕达哥拉斯曾有这样一个比喻: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兜售商品的小贩,有努力竞技的运动员,也有静观人生场景的观众。在我看来,哲学家就是其中的静观者。推而言之,古希腊哲学是静观的,它反映了超越现实的理想。古希腊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变化,生活变得难以忍受。因此,他们需要哲学,渴望在静观中获得宁静和平衡;他们需要竞技,希望通过剧烈的运动来达到宁静和平衡。二者可谓相反相成。在古希腊文明中,一方面是弘扬智慧与理性,追求“终极存在”和“最高原因”的哲学;另一方面是崇尚身心和谐,追求健全体魄、体态优美、刚毅顽强的体育。古希腊人在创立哲学的同时,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城邦独有的集体育与文艺于一体的节日庆典。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思想家热情宣扬古希腊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赞美古希腊奥运会的理想和精神,引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奥运的极大关注。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十分推崇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体育健身和全面教育的论点,认为古希腊的体育竞技运动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形成坚强的性格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它与完美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一起成为支撑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在1894年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上,顾拜旦指出:“人并非仅仅具有肉体和精神两个部分,而且具有肉体、精神和性格三部分,性格并非是精神塑造的,而是在肉体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点古人早已明白,我们却要艰难地重新认识。”

    倡导和平与友谊,尊崇公正、平等与竞争,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现代奥运会继承和发扬了这种奥林匹克精神,将奥运会扩展到全世界。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并存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都有机会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都有资格获得奥运会的举办权。尽管不同民族、国家在经济利益和政治观念上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但在体育竞赛领域却可以超脱这些“不一致”,从而通过奥林匹克这种体育竞技和文化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情感交融,推进世界和谐发展。

    中国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必将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在我看来,本届奥运火炬在世界各地传递的时候,一方面,古老的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在这一刻完美融合;另一方面,悠久的奥林匹克文化与腾飞的中华民族精神在这一刻优雅触碰。透过2008年奥运会,我们看到了13亿中国人积极奋起的壮美画卷,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复兴于当代的宏大场景。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