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延安传递结束 祥云完成红色革命之旅
http://www.cflac.org.cn   2008-07-03    作者:范帆    来源: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7月2日上午12点02分,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延安民营企业家王西林在黄帝陵祭祀大殿点燃圣火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延安站传递活动圆满结束。今天下午,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团队将转场前往杨凌,“和谐之旅”明天将在陕西杨凌和咸阳上演。

    今天的起跑仪式在枣园革命旧址举行。8点15分,随着93岁的老红军刘天佑在枣园革命旧址起跑,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延安站传递正式开始。象征着和平、友谊、光明和希望的奥林匹克圣火来到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中国革命圣地——延安,208名火炬手心手相传,传承全人类共有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梦想。

    今天上午,黄帝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上午12点02分,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延安民营企业家王西林在黄帝陵祭祀大殿点燃圣火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延安站传递活动圆满结束。随后在黄帝陵祭祀大殿举行了结束庆典仪式。

    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出席庆典仪式,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强,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副主任林晓华出席庆典仪式并讲话。仪式上,林晓华代表北京奥组委向延安赠送了火炬和火炬传递证书,李希和陈强代表延安接受了这一殊荣。

    结束仪式现场,400名演员为五湖四海的宾客表演了田庄锣鼓、太贤抬鼓、少儿腰鼓等精彩的节目,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今天的火炬传递从枣园革命旧址(绕五大书记旧居传递),经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卫校到胜利广场;过杨家岭大桥,经圣地路到延安新闻纪念馆(解放广场),过延河大桥、延百广场、宝塔桥、宝塔山入口到宝塔山广场(沿外围绕宝塔山一周);黄帝陵,随后从黄帝陵轩辕桥南端出发,经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到祭祀大殿,最后在黄帝陵祭祀大殿举行庆典仪式。

    经过5次转场,火炬传递延安段凸显了五大特色。一是延安精神和奥运精神的完美结合。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代表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奥运精神象征着和平、自由、平等,体现人类追求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二是在整体传递线路上,考虑到延安红色革命的历史,为突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13年的革命历程,延安市特意将起跑仪式安排在革命旧址内进行。三是在传递过程中,组委会安排了陕北大秧歌、锣鼓、唢呐等文艺表演,将深厚的陕北文化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四是传递线路将经过延河大桥、宝塔山等延安市标志性建筑,并将在宝塔山上进行传递,借此展示延安深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五是通过在黄帝陵进行火炬传递的形式,凸显人文奥运的本源,告慰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97年1月撤地设市,辖1区12县、166个乡镇、3396个村委会。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5万人。平均海拔1000米,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9.2℃,年均降水量500毫米。

    延安是中华民族圣地和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黄陵县桥山之巅,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之地。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国中央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我党的指导地位,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自然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土地面积26亩,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13.8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森林面积2710万亩,林草覆盖率42.9%。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纪念地351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陕北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洛川苹果、延安红枣、陕北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内外。 (奥运官方网站火炬接力前方报道记者 范帆 文并图 www.beijing2008.cn)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2008北京奥运会奖牌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
2008北京奥运会口号
2008北京奥运会
2008北京奥运会
棒球
帆船帆板
击剑
举重
篮球
垒球
马术
排球
皮划艇
乒乓球
曲棍球
拳击
柔道
赛艇
射击
射箭
手球
摔跤
跆拳道
体操
田径
铁人三项
网球
现代五项
游泳
羽毛球
自行车
足球
   
权所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 邮编:100029
中国文联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南沿11号 邮编:100009 电话:010-64025528
信箱:webmaster@cflac.org.cn
  京ICP备050673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