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母亲》,展现了一位抛下自己的亲生骨肉而用乳汁哺育受灾儿童的女警察;《中华魂》,表现了在崎岖山路上抬着担架奋力前行的人们;《芸芸众生》中,一位经常给流浪狗喂食的善良老人被困废墟之下,两只狗始终伴随着她,直到她在195个小时后被奇迹般地救出——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后,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雕塑艺术家袁熙坤在向灾区捐款的同时,用雕塑的语言记录了地震中3个感人的瞬间,连续创作了这3件雕塑作品,意在讴歌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英雄行为和灾区群众金子般的心。
“地震发生后,我非常牵挂灾区的情况,捐款固然可以让灾区群众买一些药品和食物,但我认为还需要用艺术的语言‘说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以此鼓舞灾区群众和面临这样重大灾情的全体中国人。”作为一个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文艺工作者,袁熙坤自称“不便去灾区”,但看到电视里播放的解放军和红十字组织救死扶伤的图像,以及新闻记者拍回来的大量照片,他为大灾难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的崇高力量与品德所深深感染,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想创作一些雕塑作品来抒发。
5月13日,袁熙坤开始构思创作,他从众多新闻图片中选择适合雕塑的场景与人物。“进入创作阶段,我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最先完成《汶川母亲》,之后创作了《中华魂》,最后完成的是《芸芸众生》。6月1日泥稿全部完成,6月2日开始翻模铸铜。”
在谈及如何选择作品所反映的场景时,袁熙坤说他“颇动了一番脑筋”:雕塑人物间的关系必须明确,背景环境的交代必不可少,但又必须简洁明确;同时3件作品也必须各有侧重,才能形成统一整体。他说,地震中有的场景非常感人,但用雕塑的语言表现就不太合适:比如“敬礼娃娃”用绘画的表达方式创作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如果用雕塑表现,则需要将很多精力放在场景的刻画上,传达的艺术效果不够集中;而写实主义的雕塑语言需要简洁的背景和突出的人物形象,才能有效地传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袁熙坤说,《汶川母亲》所选取的素材来自5月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的场景;他用雕塑的语言表现出坐在红十字会的箱子上哺育孤儿的母亲的博爱与美丽;他说,突出红十字会这个符号,表现的是母亲的爱是全人类共通的主题,这是和红十字会所宣扬的无私救助的人间大爱相一致的。与《汶川母亲》突现出的安静、温柔的静态美相比,《中华魂》则表现出激烈、抗争的动态之美,袁熙坤说,在“13人抬1人”的救援图片广为公众所知后,众多网友都提议应该将它做成雕塑,所以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有意识地将整体的形象塑造成长城。因为这种“13人营救1人”的无私精神,能够凝固成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的意志长城和人类的无私互助反映出来的金子般的道德光辉。与人类在灾难面前对生命的珍重相比,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爱也非常动人,袁熙坤说,《芸芸众生》表现善良的老妇人和两只狗在废墟中相依为命的场景,雕塑中的人、狗和青蛙,都是芸芸众生,都有活下来的权利,也都有互相守望、关怀的金子般的爱心,他创作这件作品,意在表达生命的不屈与平等。
袁熙坤用了15天时间完成了3件雕塑,希望用雕塑的金属材质表现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人性与灵魂。“雕塑作品的劳动强度很大,能做出来不太容易;但如果能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我就很满意了。”64岁的袁熙坤说,在这样的大灾面前,国家的命运和艺术家的创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艺术家普洛洛科夫等画了很多宣传画,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军心的作用;延安时期,大批进步文艺家创作了反映国家重大历史和革命斗争的艺术作品,它们之中有很多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这就是因为它们捕捉到了在重大灾难和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人性力量与民族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反映时代精神的创作思路不应该改变,艺术家要尽己所能,用艺术的语言回馈培育了我们艺术能力的社会。虽然雕塑的创作和制作周期较绘画而言更长些,袁熙坤期待,雕塑的语言也能够将当下闪现出来的瞬间凝固成为历史的永恒,用雕塑的金属光芒呼应强大与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人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