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谈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成果及建议
http://www.cflac.org.cn    2008-03-18    作者:    来源:中国文联网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少数民族地区孕育而生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散发着绚丽的光芒,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产面临流失的困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变得紧迫而重要。为此,各级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让少数民族地区的珍贵文化遗产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可持续性地传承与发展,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编者

加大黄河上游民族文化保护力度

马志伟(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

    黄河上游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建筑艺术等艺术种类丰富,历史悠久,思想艺术价值独特。

    目前,黄河上游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日益遭到破坏,传统技艺濒临灭绝,后继乏人,民族记忆淡化;加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受商业化、“引资开发”等利益现象的挤压,加速了文化遗产的丧失和流失。一些神话、历史传说、工艺技术等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一些艺人的去世而消亡。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和田野调查,发现目前黄河上游特有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保护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要求。如裕固族自15-16世纪东迁到祁连山地区后,曾使用过的回鹘文和蒙古文早已失传。流传几百年的各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精华部分、经典的婚礼祝词也已支离破碎。土族一些民间体育游艺活动在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处于消失的边缘。撒拉族婚礼中的许多仪式,如代表撒拉族历史记忆的“堆委奥依纳”(骆驼戏),最具撒拉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抬羊背子”,基本处于消亡的边缘。

    一些地方开始意识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极少数学校已经开始从事以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教材的开发。但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子女学业成就的高期望和升学竞争的客观存在,加上中考、会考无法全面反映和衡量学生的各种素质,学校面临追求升学率和教育评价制度的压力,乡土教材课程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执行中大打折扣。

    当前,应该对黄河上游特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大力气保护。

    要尽快构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法律体系。甘青地区和各民族自治地区应当赶快出台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充分发挥立法在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要建立科学的挖掘和普查非物质文化资源系统,采用分类保护制。在普查和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坚决防止和克服人为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主观的价值判断,不能随便给非物质文化遗产贴上优秀或是落后、精华或糟粕的标签。普查和确认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不是为了筛选,不是为了褒扬和贬弃,它只是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措施。因此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需要采用合理保护方式,建议如下:

    第一,数据库保护模式。针对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流失后的不可再生性,运用文字、录音、摄像等手段抢救、保存音乐、舞蹈、仪式等,并建立文化基因库,以备今后相关民族艺术创造需要。

    第二,博物馆式保护。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要充分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特色服饰、手工制品、宗教器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应分门别类地记录、收集于当地博物馆中,并由相关人员专门研究,以备今后仿制。

    第三,民族民间艺人的保护。建立艺人档案,将其纳入特殊人才库,并支持和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参与乡土文化教育,使他们的手艺技能成为发展致富的有效手段。

    第四,开发式保护。即对文化资源先挖掘、整理,然后提升、开发,开发与保护并重,形成开发式保护模式。如近年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对有50年历史的县民族歌舞团中包含的民族艺术元素进行挖掘整理,编排、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裕固族风俗音乐舞蹈《迎亲路上》、《裕固婚礼》等优秀剧目多次在国家、省、市文艺汇演中获奖。

    第五,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保护。甘青地区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将一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开展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创建特色文化艺术之县、乡活动,涌现出刺绣、剪纸、唐卡、花儿、雕刻等一批特色文化艺术之县和文化艺术之乡。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中,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可被命名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应当是“本地区、本民族群众公认通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内涵、形式、组织规程的代表人物”,或者是“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的艺人”,或者是“大量掌握和保存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原始文献和其它实物、资料的公民”。其命名应当经过本人申请或他人推荐,并要经初审、审核、批准的程序。传承人可以按师承形式选择、培养新的传人,但其获得命名还必须经过上述程序。命名部门应当为传承人建立档案,生活确有困难的传承人,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生活补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传承人应当有权参与关于保护措施的讨论与具体措施的制订。

    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的支持是强有力的,专家的指导是科学行事的保证,而真正的基础是来自民间的自觉。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心在基层,在民间、在传承地,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地都会有一些由“能人”所组成的民间文化组织,这些“能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时应该注意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留住象形文字活化石——水书

张加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县长)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的民风民俗比较浓厚。该县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有三项,一是端节,二是水书,三是马尾绣。端节相当于现在汉族的春节,水语叫做“戒端”。端节期间,水族同胞将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敲铜鼓、赛马等等。水族端节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按水历推算,从每年农历的八月份到十月份,长达49天。水书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内容博大精深,记载了水族比较古老的天文、地理、历法等等。马尾绣是水族妇女智慧的结晶,工艺比较独特,主要特点在于其是用马尾制作而成,并制成许多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其中水书作为水族特有的一种古老文字,是水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抢救、保护和开发水书,就是抢救保护我们民族的历史。

    为了保护和抢救水族文化,贵州从省到州、县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在抢救保护方面,我们县里、州里相继成立了组织机构,并抽调了相关人员参与工作。我们通过考试选聘等方式,先后从全县各乡镇调进8位同志,有水书翻译人员、民族研究人员、电脑网络系统管理人员等。但这些同志都是从教育工作部门选聘进来的,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全县共有水书先生500多人,资深水书先生126人。每个水书先生的头脑就像一座活的水书宝库,大多数水书先生年龄偏大,为尽量留住水书先生掌握的知识,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全县各乡(镇)对水书先生进行走访、录音、录像、建档等,全力抢救水书先生口头文化。同时,根据翻译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县委、县政府给资深水书先生颁发聘书,聘请他们担任翻译组的工作顾问,请他们到县城给翻译人员授课、指导,共同探讨翻译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县里共抢救水书6000多册,同时还抢救了一些水书先生口头文化。除此之外,我县还及时充实翻译力量,调进专门人员,聘请能够识读水书、有研究水书经验基础的同志开展翻译、注音工作。水书的翻译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所有同志都在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入边远乡村,跟水书先生同吃同住、促膝长谈,向水书先生虚心求教,这对水书的抢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让水族文化走进校园也逐渐提上日程。

    水书作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在学术界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我县经费困难,在对外宣传方面缺乏投入,难以使水书在外界有大的影响力。对民间水书珍品精品的征集,对水书先生口头文化的抢救,翻译成果出版等,都需要大量经费,因我县财政困难,也致使抢救工作变得十分被动。但随着抢救水族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更加珍视这些文化艺术瑰宝,我们要继续抓好水书的征集工作,特别是孤本精品,做到应收尽收,严防外流;要抓住水书翻译、注音这个工作重点,继续抽调有水书识读能力和掌握国际音标的专门人才参与翻译工作,充实翻译工作力量;要继续抓好民间水书先生口头文化的抢救工作,开展对水书先生普查登记、录音、录像,为编辑出版《水书传承人名录》做准备;要加快水书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水书宣传力度,让外界了解水书、关注水书、研究水书。

草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

陈光林(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

    近年来,对于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其现代文明意义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草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底蕴、独有的特色和广泛的影响,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200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工作中,启动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至2007年底,先后召开了6次草原文化研讨会,出版了11卷近500万字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发表论文50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领域引起了良好的反响。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大团结,构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精神根基之一。深入梳理草原文化的发展脉络,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弘扬草原文化优秀传统,能够为现代文明提供多姿多彩的形式和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和繁荣草原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发扬草原文化的价值,不管是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论学术研究,还是对于我国现代文明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我们希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进一步支持,全面推进草原文化研究及整个草原文化的繁荣发展。

    第一,建议成立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草原文化是我国三大文化体系中覆盖面积最广、涉及古今民族最多的文化类型,因此有必要参照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模式,在人才相对集中、资料基础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由国家拨付专款,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省区间的多种形式协作,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转化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和开发。中心创办《中国草原文化研究》学术刊物,为草原文化学科建设提供学术园地。

    第二,建议启动草原文化遗产数据库工程。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主要有少数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遗产,如草原岩画、蒙元辽金文物、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等,十分珍贵,且具有独特性。随着草原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受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草原文化遗产的遗失状况十分严重。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结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拨付专项资金,在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草原文化数据库,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储存影像、语音、文字资料,为草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第三,建议建立国家级草原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草原文化的经济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关注,许多企业在产品品牌开发中积极融入草原文化元素,如内蒙古的著名商标伊利、蒙牛、鄂尔多斯、小肥羊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草原文化产业自身看,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潜力很大。目前,内蒙古在这方面虽然有一些好的典型,但还未形成规模。建议由内蒙古自治区牵头,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或呼伦贝尔市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起点较高的文化产业基地,对草原旅游、影视、演艺、会展、音像、动漫、出版领域重点发展,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草原文化产业基地。

    第四,加强草原文化的对外交流。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草原文化对于世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蒙古族的文艺演出、文物展览、服饰表演等,在世界各地很有市场。因此,加强草原文化的对外交流,包括文艺演出、学术交流、图书出版、文博展览等活动,对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包括草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建议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在资金和活动安排方面给予支持。

培养更多东巴文化传承人

杨一奔(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丽江市副市长)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信仰,东巴祭司及其宗教、民俗礼仪,用纳西象形文书写的东巴古籍文献,以及东巴祭司所掌握的绘画、工艺制作、音乐、舞蹈等传统技艺。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东巴文化的核心精神。

    东巴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它以广博浩瀚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形式展现了纳西族历史社会的灿烂文明,凝结着纳西族社会历史、自然知识、文化艺术、思想观念、习俗礼仪、伦理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心理等民族精神文化。由于文字记录的不完备,口传心授是东巴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化具有极大的难度。

    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及世界上十几个国家的学者对东巴文化进行了多层面的介绍和探讨,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丽江市20多年来竭全市之力对东巴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仅出版《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就投入400万元。从2008年起,丽江市政府又决定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然而,纳西族地区的社会变革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现代文明不断渗入到每一个纳西族村寨,人们的本土文化意识和民族情感愈来愈淡漠,东巴文化的生存土壤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急剧流失,纳西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已仅仅存在于个别偏远落后的高寒山区。目前,绝大多数的纳西族聚居区已经停止了传统民俗和宗教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纳西族地区仍有80多位东巴在世,现仅存10余位,且都年迈体弱,能够释读古籍文献的老东巴已是寥若晨星。他们所掌握的仪式规程,以及写读经卷、造纸、绘画、刻塑、编扎、音乐、舞蹈等技艺都已濒临失传。目前,丽江市政府已开办了一期为期三个月的东巴文化师资强化培训班,参加培训的80名学员分别来自云南、四川两省三州市五县(区)。

    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东巴文化消失的速度已使东巴文化进一步挖掘、抢救、整理、研究以及在民间培养年轻东巴文化继承人的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因此,建议国家先拨款抢救性培养东巴文化传人,对现存几位年迈东巴所掌握的绘画、刻塑、编扎、音乐、舞蹈等技艺和所能主持的仪式进行系统的录音、录像并整理出版;然后每年固定拨款作为东巴文化保护传承经费;通过外交渠道将流散于国外的1万多卷东巴古籍文献进行复制、翻译整理或收回中国;扶持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博物馆开展东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对东巴文化研究院、东巴文化博物馆的硬件设施建设给予特殊立项并予以经费支持。

建立红水河文化生态保护区

陈自力(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而广西则是壮族人口最集中的省区。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迫切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由于种种原因,广西壮族文化的发展仍面临很多问题。

    壮族群众缺乏有效的信息接收和传播的渠道。不少壮族人不通汉语,不识汉字。据调查,在全区1500多万壮族人口中约有600万人只会说壮语,他们既不识汉文也不懂壮文,处于文字的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于1957年设壮语广播,但在“文革”期间停播,至今没有恢复;此外,电影公司用壮语译制的影片也很少,每年不足50部。由于上述原因,许多壮族群众无法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发展动态,难以学习掌握现代生产生活知识和共享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壮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壮族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红水河流域位于珠江中上游,聚居着壮族等9个少数民族,其中壮、侗、毛南、仫佬、水等壮侗语民族为原住民族。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遗产从语言、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到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无不展现出浓厚的骆越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壮族文化色彩。但是,由于民族文化保护力度不够,使这些同属于中华文明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面临着日渐没落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促进广西各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共同发展,作如下几条建议:

    加大对壮语广播影视节目的投入力度。应该对壮语广播影视事业给予大力支持:一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恢复壮语广播;二是中央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广西壮族聚居的市县开播壮语广播电视节目;三是增加译制壮语电影数量,尤其是科教片和反映主旋律的故事片。

    要支持建立中国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地处红水河流域的广西河池市和来宾市,是国家级和广西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的地区,在此建立红水河流域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对生态保护区内的民族文化有计划地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有利于推动红水河流域骆越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平衡。发展红水河流域各民族文化,提高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生活水平,也可为探索骆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经验提供支持。

    要支持开展壮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资金上支持广西对壮族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整理、编纂和收藏,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壮族文化。

  大会图片    更多>>
濮存昕委员接受采访
冯小刚委员接受采访
王次炤委员
陈醉委员
阎维文委员
文艺界代表委员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