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委员: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http://www.cflac.org.cn    2008-03-14    作者:邱振刚    来源:中国文联网

    按照新节假日方案,4月4日我们就将迎来第一个“新”假日——清明节。冯骥才委员多年前就建议把清明、端午、中秋三个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同时除夕放假,而他的建议最后也被《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所采纳。

    记者:您很早就提出将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冯骥才: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最近十几年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氛围越来越淡薄,很多人更乐于过洋节。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老百姓一年生活当中的高潮,也是很多民俗的集中体现,这些民俗都是经过了一两千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一代一代人不断创造、不断积累起来的。实际上我们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把文化传统传承下去,也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节日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怎样保护好,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放假时间。民国初年,在历法上我们开始从农历改为公历,从那时起春节的假日就从初一开始,其实这对我们春节的文化传统是非常大的伤害。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节日,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有着回家过年的传统。用法定假日来过传统节日,体现了对传统民俗的尊重。节日和假日不一样,假日是公民的福利,也是权利。而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特定的内涵,比如国庆节是一个国家纪念自己诞辰的日子。所以,节日寄托着我们的情怀,但是如果不放假,我们的风俗、情怀就失去了载体,节日实际上就等于没有了,慢慢地,人们就会把节日淡忘。清明节的传统是要扫墓,还要踏青,如果不放假,怎么扫墓、踏青呢?传统节日有各自的习俗,如果没有假期,习俗就没法进行。节日是需要时间和空间来体现的。

    记者: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过这几个节日呢?

    冯骥才:清明节,中国民协要在清明节的发源地山西介休,举行节日文化的采风和论坛,届时电视媒体会有现场直播;端午节,中国民协还要在湖南的汨罗,也就是屈原沉江的地方,举行端午文化节和文化论坛;中秋节的安排还在讨论。在清明节,我们还应该有对公共人物的公祭和对本家庭祖先的私祭,另外,踏青、插柳、蹴鞠、打秋千也是清明节日习俗很重要的内容。我曾在韩国观摩江陵端午祭的景象,场面很让我感动,人们自动集会,还进行很多民俗表演。所以,过节时还是要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

    记者:我们国家还有其他传统节日,我们应该怎样去体现这些节日的内涵呢?

    冯骥才:目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已经有31个,在这里面以汉族为主的节日,或者是多民族一起过的节日一共是6个,有已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春节、中秋、端午、清明,另外还有七夕和重阳。重阳节本身有敬老、登高的传统,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主要是妇女的节日。我记得小时候就有这样的习俗,女孩子在七夕这天早上,把一根针轻轻放在家里水缸的水面,利用沉静了一夜的水在表面形成的张力把针托起来。应该把这两个节日的氛围、传统也继承下来,这些节日同样要好好过。

  大会图片    更多>>
濮存昕委员接受采访
冯小刚委员接受采访
王次炤委员
陈醉委员
阎维文委员
文艺界代表委员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