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两会期间,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开启国际之窗
湖湘文化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夺得了中国文化发展的20多个“第一”。全国人大代表张春贤说,在文化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无论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市场运作,还是产业格局、人才培养,都要放到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背景下谋划。
张春贤介绍,文化产业的经济潜力和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不能小看。美国媒体娱乐业年出口值达900亿美元,与军事工业共同主导当地经济。而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国际分工的优势,集中全球绝大部分传媒手段,垄断文化内容的传播,输出文化资本,整合全球文化资源,形成了从“软文化”到“硬经济”的全面优势。
目前湖南省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阶段,文化市场正在形成,已具备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优势。“只要抓住机遇,就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张春贤这样评价。
湖南省相继构建了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优势文化产业。其中,湖南卫视在全国地方电视频道收视率中名列第一;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在全国交通频道中名列核心目标听众覆盖率第一,经营创收第三位;湖南出版集团从2001年开始,连续4年入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在全国文化产业企业50强中排名第四位。
张春贤说,中外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已进入国内市场的德国贝塔斯曼,年销售收入就相当于湖南出版集团的33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要与国际优势资本站到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要用国际视野、国际标准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从市场运作、产业布局、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参照国际标准,在高起点上审视、打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当然,以国际视野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我们也不能丢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湖湘文化特色。”
抓住无形之手
全国人大代表刘冬荣认为,文化产业谋求发展,也要熟谙市场规律,运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做强优势资源。
湖南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是依托资本手段,完成对行业内的资源整合。2000年,政府推动新闻出版局所属企事业单位组建成出版集团后,集团首先通过内部公司制改造使原有的100多个法人单位自立门户,各自为战的新华书店重组为新华书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化统筹运作模式整合了优势资源,避免局部恶性竞争产生内耗,所属的26家子(分)公司发挥优势错位经营,形成合力打造品牌。
目前,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已完成资源整合。“企业组建后,就要转变角色,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促进企业内部的深入改革。”刘冬荣代表说。
朱雪琴代表认为,传统的“政府管、政府养”文化单位模式也要改变。对于已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文化单位,政府不能干预企业内部经营,财政扶持方式也要改变。除承担政治性、公益性任务相对较重的文化单位外,政府财政不应再直接扶持。
“当然政府的舆论引导职能不能丢。”刘冬荣说,政府需要的公益性项目,可以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获得。
铺就双赢之路
刘冬荣代表说,文化产业发展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一方面要承担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正气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不少文化单位在面向市场转型的体制改革中面临生存困难。
全国人大代表谭仲池说,将文化企业集团做大做强,靠的是“硬功夫”;如何管理、引导,还要施“巧劲”。对一些经营困难的文化单位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一改了之”。实际上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很大,政府也要研究市场,提供服务,帮助扶持这些文化单位开拓市场空间,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
给经营陷入困境的剧团等演出单位,配置“流动舞台车”,就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谓“流动舞台车”,就是东风系列载重平头柴油车,经改装后能快速搭建成舞台。2001年起,湖南省开始给县级以上能演出的专业剧团配送这种“流动舞台车”,以解决剧团下乡难、搭台难等问题。一度陷入困境的张家界阳戏团,2003年9月获得省财政配置的流动舞台车后,剧团行程上万里,演出经典阳戏和新编阳戏大剧目20多个,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相当于原来的3倍多。
湖南湘剧院院长助理王阳娟代表说,“流动舞台车”受到欢迎,巧就巧在将“死设备”用活了。不但将文化送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也救活了一大批剧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