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在大学毕业的前参加了一战,他来到法国战场,战场上的血腥画面使他震撼,他开始怀疑战争的目的及其合理性,感到了幻灭和茫然。在法国,一位苏格兰姑娘弗朗西丝让白求恩一见钟情。
一战结束后白求恩在爱丁堡进修完成医学学业,并与弗朗西丝结婚。婚后,白求恩来到底特律挂牌行医。白求恩得到一个医院的知名大夫格兰特.马丁的赏识。马丁大夫请他到州立医院兼职,并不断把他自己的病人送到白求恩的诊所,两人达成合作关系。白求恩渐渐成了有钱人,但是他却发现自己陷入了“病人-医生-回扣”的制度之中,他日渐明朗地发现社会的种种不平等性和不合理性。来底特律后白求恩和弗朗西丝之间不断出现各种问题。此时他又因过度劳累换上了肺结核病。为此白求恩坚持和弗朗西丝离婚,弗朗西丝无奈之下只好接受。
白求恩来到特鲁疗养院治病,当时肺结核意味着不可救治。白求恩从《肺结核外科疗法》一书中发现了生的希望,他接受全新的疗法,一年后奇迹般地痊愈;他最终打动弗朗西丝,两人复婚。
病愈后的白求恩怀着新生的热忱投身肺结核的研究工作。白求恩日益清楚地认识到了,肺结核的治疗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他认识到不能仅仅用药治病,需要改变的是医疗制度。他去俄国考察,接着宣布了自己的新信仰。与此同时,他对工作的过分投入和对家庭生活的疏忽,为弗朗西丝带来新的恐惧,幸福的生活并未来临,两人再次离婚。
法西斯分子正在向马德里推进,三个星期以后白求恩动身前往西班牙。在战地白求恩发明的流动血库和输血技术,被誉为当时军医界最伟大的创举。1937年6月,白求恩从西班牙回到加拿大,去唤醒那些酣睡的人们……一连七个月,他在加拿大和美国的许多城镇之间往返奔波。法西斯战火仍在蔓延,他发现有一个地方叫中国,更需要他的帮助。
1938年初,他来到中国、选择去环境更为艰苦的延安。刚到延安他便要求接近战争的最前线。在晋察冀,白求恩为慢慢与中国人民建立起了深厚情意。在他的主持下,解放区办起了模范医院,很多中国医生在白求恩身上学到了救治病人的技术。白求恩渐渐成为前方战士的精神支柱,“白求恩就在我们后面”成为了战士们的口号。当白求恩打算回美国要求药品支援,突然一场战役爆发,白求恩毅然决定留下,再一次和中国的战士、医护人员一起面对硝烟战火。然而这一次,他在手术过程中不慎弄破手感染了病毒,最终在中国人民的感激和怀念中死去,这一年他4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