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庆祝第八次全国文代会胜利召开,在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在中国文联有关单位和各团体会员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艺术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文联党组交给我们的几项工作,为盛会献上了我们的贺礼。
展览:形象展示文联成就
在第八次全国文代会代表驻地之一的京西宾馆,一个特别的展览吸引了与会代表的目光,得到了代表们的好评。这个展览就是中国文联主办、本报承办的中国文联2001-2006成就展。
“我感觉内容太丰富多彩了,太美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文联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夏菊花代表这样来评价这个展览的意义。她说,通过展览可以看出,文联的的确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用事实说明了文联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展览还全面展示了各个团体会员的风采,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喜人景象。相信我们文联的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会更上一层楼,把更好的文艺面貌展现给人民。
金铁霖代表则评价说,展览虽然内容简短,但抓住了主题,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特点。中国文联确实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是与国家各方面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发展了,文艺界也就会有着同样的发展。这个展览把文联的大事都展现了出来。这几年,整个文艺界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希望中国文联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冯巩代表看了展板后用激动和震撼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这几年文联情系社会,心系人民,送温暖,下基层,与人民生活十分贴近,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刘敏代表说,通过展览可以感觉到,文联这几年的工作更为规范,更有成效,工作作风也更为踏实。文联作为艺术家之家,我们有什么困难找到文联,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感觉很温暖。坚信中国文联会更有凝聚力,我们的文艺事业会更加繁荣。
记者看到,在召开全体大会的时候,代表们趁着会议间隙观看展览;在开会之余,也有代表特意赶来参观。他们或来到本单位的展板前仔细观看,或在别的展板前认真参观。拉萨市文联主席李知宝对着展板不停地拍照,记者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这个展览办得不错,既是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也在举办展览方面给了他很多启发,他要拍下展板当作资料带回去。
“这个展览,中国文联和中国艺术报社下了大工夫。展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很有价值。”阎肃代表的一席话,让我们感动。
代表们说,看这个展览,真是满园春色看不尽。
光盘:动态呈现繁荣局面
在展览现场、大厅和会议室循环播放的光盘,也让代表们驻足良久。
光盘以“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为主题,收集了五年来中国文联及部分团体会员、直属单位的影像资料,使文联取得的成就得到立体化的展示。
一位甘肃代表在播放光盘的大屏幕前久久不愿离去。他说,自己看了又看,觉得光盘很有价值,希望大会能给每个代表发一张。当记者告诉他每个代表都将得到一张光盘时,他十分高兴。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杨柳的配音为光盘增色不少。在了解到这个光盘是为了祝贺第八次全国文代会胜利召开的内容后,杨柳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希望他为其配音的要求。他的解说庄重、大气,生动地介绍了光盘内容,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特刊:及时报道大会盛况
为了及时、全面报道大会盛况,本报从大会召开前两天就开始出版特刊,每天一期,开创了本报的新记录。由于报道及时、图文并茂,特刊受到代表的欢迎。很多代表都是我们的老朋友,对于《中国艺术报》这张他们熟悉的周报改出日报感到很新鲜。马顺强、肖云儒、陈济谋、陈中秋,特别是搞过多年报纸的宋新柱等几个省文联的领导同志感叹地说,你们以周报的人力出日报,真是太不容易了,你们又接了那么多任务,都是什么时候做的啊!
最“抢手”的一期特刊当数132版的祝贺特刊。这期特刊集中展示了中国文联2001-2006成就展的内容,被代表们称作可以带回家的展览。有的代表甚至一下子就收集了十多份。这就造成了一些代表看不到特刊的现象,他们纷纷向记者“求援”。我们只得将自己手中的最后一份报纸拿出来“救急”。
网站:大量报道广为转发
在展览现场还设置了中国文联网第八次文代会专题网站的浏览区,不少代表来到电脑前,点击相关页面,及时了解大会动态。
专题网站设置了20个栏目,因为更新及时,成为国内多家著名门户网站关于文代会报道的主要文字和图片稿件来源。有的网站甚至直接将中国文联网的有关栏目链接为自己的栏目。
一位代表在中国文联网上看到自己的图片时,兴奋地叫朋友们来一同浏览,连说没想到。有的代表则说,中国文联网这次将首页直接跳转到文代会专题,很新颖,也很大气,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