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的亲人,我——死——了——”年轻学者何辉那部用来纪念无数在长征中牺牲的勇士们的长篇诗史,是这样开始的。那场决定性的战略大转移把许许多多工农阶层的人们集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并在后来继续战斗了15年,直到新中国成立。
“关于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故事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那是因为它们确实发生了。如今再回头去看这些历史事件,人们无法想像红军战士所曾经历的一切。”何辉说。这位年仅32岁的学者完成这部20多万字的《长征史诗》用了6年的时间。这本书足有5厘米厚。
想写一部中国的“荷马史诗”
《长征史诗》并不是一般地、直截了当地讲故事,作者使用了诗歌的韵文和节律,语言平实、简单,读来朗朗上口。作者说,诗歌体最适合用来描述英勇无私的红军战士。
长征开始于1934年,那时的中国处于内乱、巨变时期。贫穷的工人和农民受到的待遇并没好于中世纪的欧洲奴隶。他们生活缺衣少食,对未来几乎不抱奢望。
在人人平等、消灭剥削阶级和腐败政府、追求民族独立的理想的激励下,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梦想——创造一个全新的主权国家,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农民团结在了包括毛泽东在内中共领导者的周围。
长征开始之初,红军奋力抗击武装精良的国民党军队。红军的装备远不及国民党军队,他们缺吃少穿。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开始了长征。
作者何辉说,他从小就非常喜欢长征故事,他的父母经常给他买关于长征的书籍。何辉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副教授,多年来积蓄在他心中的那份对赤脚爬雪山过草地、煮自己皮带吃的无数红军战士的敬仰与同情,在《长征史诗》中得到了尽情抒发。
何辉希望能把自己的作品比拟为荷马诗史《伊利亚特》,但是他说,他写这本书是受到了埃德加·斯诺那本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鼓舞,斯诺在书中期盼读者“某一天写出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诗史”。
正是斯诺的这句话激励了作者。何辉说,“史诗是用来描写长征最好的文学形式之一。长征是悲壮的,但也正是在这个巨大的危机和挑战过程中,培育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新生力量。”
在长征北上途中,严酷的自然条件以及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使红一方面军损失不少兵力,在湘江之战中,红军就损失了三万多的兵力。
尽管沿途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生存条件十分残酷,红军沿途从经过的村庄与城镇中吸引了许多的青年男女加入。他们的加入更坚定了领导者的决心,反过来也鼓舞了红军的士气。
经常感动得热泪盈眶
何辉的史诗详细描写了战争年代那些将军和士兵的英勇而悲壮的事迹。他说,“当我阅读这些人物的故事的时候,我经常会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何辉查阅了40多本关于长征的书籍、日记、回忆录和历史文献,把它们作为参考和写作灵感的来源。他说,多年来,不少长征的故事被编成了传奇故事或民间文学,但是那些事件、那些牺牲和那些英雄主义的事迹,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
“有些外国人怀疑长征曾经发生过,但是,如果他们阅读更多的书,他们就会认识到长征的故事是真实的。”
在行进两万五千里后最终到达陕西时,工农红军已经变成了一支更坚定的、经过战火洗礼的队伍。
在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红二、红四方面军也分别开始了长征,这两支队伍也是北上最终抵达陕西,但他们同样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长征最终取得了胜利。红军组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了军队。国共第二次合作终于达成。中华民族共同抗击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侵略者。
不屈的人类精神
长征作为中国现代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中国学校教授学生的内容之一。让学生了解长征,是为了让他们认识中国的根和那些为了中国现代化而做出牺牲的人们。
何辉说,人们应该永远记住长征,因为长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永远都抹不掉的影响。“长征是一个伟大的事件,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值得记住。那些英雄们值得记住。”
在结束他的一万六千多行史诗时,作者在最后一段抒发了对全世界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的战士们的情感。他这样写道:“因为英雄们无私忘我勇敢而高贵,令人类精神永不言败与日月争光。”(老毕 曹凯 李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