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塑造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问题,是有复杂性的。塑造共产党员形象是指共产党员的正面形象和有共产党员身份的形象。文学作品中的共产党员形象和共产党员是不一样的。尽管是相同的党,入党时的宣誓词是一样的,我们的最终目标、理想是一样的,但共产党员作为个体,是不一样的。共产党员也并不独立于社会之外,因而共产党的党员也会有不同的情况。我们目前一般所讲的共产党员形象是文艺作品当中的正面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但是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和出现在生活当中的情况一样,文艺作品中也含有:有共产党员身份但不一定就非常正面的共产党员形象,也可能是普通的,有的也可能是有错误、有问题甚至还是反面的形象。
一般文艺作品所塑造的共产党员正面形象和平常所讲的英雄形象、先进人物形象常常会有重叠。他们或者是领袖人物、或者是领导干部,或者是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群众、堪为表率、堪为人杰的普通共产党员。广义来看,凡是进入文学作品当中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艺术形象,都可以说是共产党员形象。
第二,共产党员形象塑造当中的党性和人性的关系问题。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文艺界是有争论的。因为党就其性质来说是政治组织。党性首先就是政治性,这在过去如此,在今天也应当是如此。这就决定了作家、艺术家在塑造共产党员形象的时候,无法回避政治倾向性,无法回避自己对人物所应当作出的政治判断。但是,党员也是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血肉之躯,而不是政治概念、政策条文的符号。因此,就有一个共同人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在创作当中和在理论上,片面地、绝对化地强调政治就是阶级斗争,而把人性、人的共同性、人道主义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东西都推到了资产阶级方面去,叫做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现在我们的党强调执政为民,强调以人为本,不再排斥人道主义。我们现在塑造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就必须强调党性和人性的一致性,就必须看到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人类共同的、各个民族共同的一种历史观、伦理观、价值标准,跟我们的党性的一致性,要找到它们的契合点。在理论上如此,在创作实践当中更是如此。因而,在当代共产党员形象的塑造当中,人性地看问题,以人为本地看问题,人道主义地看问题,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和接合点。
第三,共产党员形象塑造当中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崇高与平凡的关系问题、英雄和凡人的关系问题。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理论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过争议,同样也是艺术家、作家和理论批评家探讨的一个话题。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我们党领导的文艺运动当中,最早出现的共产党员形象,应当就像圣徒的形象。文艺作品中最早出现的这类形象,是高尔基《母亲》里的巴维尔·普拉索夫和他的母亲伊洛芙娜。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以后,在中国的革命当中,也是起着伟大的作用。很多人都是因为《母亲》而奔向延安的。当然,就国外来说,有恰巴耶夫、保尔·柯察金的形象,还有捷克的尤利乌斯·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共产党人形象。在我们国家,我们出版的《革命烈士诗抄》,那些抒情主人公,他们的绝命诗,他们在狱里写诗的那种形象,我认为也是圣徒的形象,因为他们是用整个的生命来写他们的诗,他们是用生命的歌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当中早期的形象。解放以后,像许云峰、华子良、江姐、双枪老太婆、赵一曼、刘胡兰等艺术形象,即使我们今天看来,也还是非常感人的。到了新时期,出现了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把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用写领袖的规格来写。我觉得,从潮流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对圣像化的一种反拨。当然,作为反拨,在文学上也出现了《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这样一些纪实性的作品;伤痕文学里边,比如莫应丰的《将军吟》,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丛维煦《大墙下的白玉兰》中的主人公;反思型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如李国文《月食》里边的主人公,《冬天里的春天》里的人物;当然也有罗亭那样的、作风很有点脱离群众的县委书记,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中的甘书记等,这都是共产党人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或者具有党员身份的作家对这一段党的历史的反思。
最近我觉得有几部作品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是何建明写吴仁宝的。写他的功绩,但并不把他神化、圣化,只是采取一种比喻性的手法来说他的功绩。同时又写了这个人极其普通、极其朴实、节俭的一面。另外,应当一提的是散文家梁衡的散文集《红色经典》。这里边是写领袖的,但跟原来的不一样,好多都已经收入了中学课本。比如《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瞿秋白的,没有把他神圣化,他的一生都在寻找渡口,而他那个地方正好有个觅渡河。用这个意象来表述,写得非常好。
第四,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理念出发,不是从政策出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作家必须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这里讲的是立场,不是实际的作品。如果把我们的作品,写成理念的、政策条文的阐释或者形象化,这个作品肯定是不行的。
第五,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共产党员形象的问题。这个涉及到作家、文艺家、评论家思想观念的一个大的改变的问题,和谐和冲突的问题,和具体艺术当中艺术冲突的问题等等。
第六,共产党员形象塑造当中的人格和道德伦理诉求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作家、艺术家本人人格自律和人格诉求的问题。(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文艺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