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社会的新发展会有适应新境况的新道德产生,在一个提倡创新的现代社会,您为何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规范进入国民教育?
李汉秋(以下简称“李”):社会向前发展不应该抛弃传统文化,尤其像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经过几千年历史锤炼的传统道德规范也不应该被完全抛弃。因为传统道德观念中有很多任何历史时代都共有的美德,重建新的社会道德观念,必须和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相结合,进行新的诠释。中华民族的新道德必须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发芽,才能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潜藏在国人心中的传统美德复苏起来,培育起来。“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代表,也是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自西汉董仲舒起,两千多年来绵延不绝,至今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弘扬它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抛弃优秀的传统是逆潮流的。从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这表明,我国文化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将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情。为什么选择这个阶段,因为很多人的脑子里还有传统美德的因子,如果再不激发出来,可能就晚了。
记者:“仁义礼智信”是古代儒家处理传统社会人伦的核心价值观,它们要如何转化才能对接上多元化乃至价值观也多元的当代社会?这种传统价值观的转化及畅行将遭遇哪些困难?
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写到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但如果要进一步问传统美德是什么?专家们众说纷纭。怎么学习继承?所以我要举出它的代表:“仁义礼智信”,没有代表很难使人们有印象。传统美德和道德规范集中在几个字,能够记得住,传得开,妇孺皆知。“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义”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见利思义、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重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中尤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止见利忘义、赚昧心钱等道德沦丧之风。“礼”的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20字基本道德规范就有“明礼”。“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不是恢复旧时的等级伦理,而是要构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人际行为规范,以达到和谐。“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提倡创新。“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
现阶段我国道德价值观混乱,因为我们过去曾对传统文化道德采取了摒弃的态度,而新的革命道德又因为“四人帮”等因素而权威性大减,市场经济和欧美强势文化的不断冲击,使人们过分追求利益。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津津乐道于如何弄权。干部、政治家,尤重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弘扬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传统美德,可以对市场经济所诱发的如过分重利重权等观念和风气,起到某种调节和抑止作用。
道德规范要普及,得靠整个社会的舆论氛围、道德氛围,促使人自觉,整个社会的舆论气氛和约定俗成的习俗可以促使人自觉,而且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良知。道德规范的普及还要靠道德的建设工作和教化行动。这不可能是一夜之功,而是长期教化养成的过程。
记者:在当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单纯的德育往往收效甚微,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施行主要是伴随着道德的法律化,“仁义礼智信”等规范是与法律或者惩戒措施相连的。但当代社会有一种意见是反对道德的法律化。如何保证这些被转化的道德规范能在国民教育中收到成效?
李:笼统地说当代社会反对道德法律化,不太准确。道德本身不像法律那样带有强制性,但道德本身是和法律相辅相成的。现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是第一项,守法也是道德规范。道德总体不是法律化的东西,但某一个可以法律化。当前我们也提倡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有一些法律学者和伦理学者反对把道德放入法律领域,但很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观点,有一些道德项目就得法律化,甚至被写到《宪法》里,比如爱国主义等内容。很多道德规范虽然不是法律,随着硬性的规定,都会带有强制色彩,比如随地吐痰这种不道德行为将被罚款。某些道德规范需要强化时,就需要法规化。
记者:去年有学者提出建立儒教,孔子故里则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祭孔仪式,它们的出发点及诉求点都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体系传承和转化的考虑,您怎样看待这些行动?
李: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我很赞成,现在整个国民教育中间,传统文化的分量要加重。但儒教目前争议性很大,在当前不提倡为好。把儒学提升为儒教,将其作为指导思想,我认为也是很不恰当的。如果在倡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出宗教化,这会使得各方面有顾虑,反而会干扰传统美德的正常发扬。
祭孔与儒教不是一回事,它是一种礼仪。
记者:您一直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奔走呼吁,近年来重视传统文化的声音和行动在社会各个层面都越来越多,教育上也越来越重视,比如提倡少儿读经,高校开设国学班。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到底是怎样的境况?传承传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将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越来越好,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这是肯定的。不管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尤其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更应融入传统美德教育。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有物质条件基础,如果不能解决温饱,还怎么和谐?有了物质基础,就可以谈和谐,精神上的东西就很重要了。这时需要我们用传统道德、传统美德来营造安定、和谐的环境。中国的传统美德非常讲究整体和谐精神,强调人在家庭中的责任,社会中的责任。我们要营造和谐的环境,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传统文化可以从各个角度分类,比如有典籍文化,就是在经典中保存下来的,还有民俗文化,是在老百姓生活中形成的,这是活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在典籍文化和民俗文化两方面,我们都保留得比较好。我们现在提倡多读一些典籍,尤其是儿童要多诵读一些,因为它们的普及性目前来看是不够的。另外民俗文化突出的就是传统节日,但我们对它们重视的程度有一些曲折的过程。
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有很大的不同。从“五四”运动以来,有一些人对传统文化采取比较偏颇的态度,因为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国人以前都是以老大自居,但在洋枪洋炮打开国门以后,我们就感觉自己很落后,使得一些人只看到自己的弱点,对传统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的节日和习俗是落后的,好像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一定要铲除。这是当时的人们对传统文化并不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现在看来比较偏颇。建国以后,我们来不及清理偏颇的态度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把传统的文化和习俗看作是旧的,一扫而光。到“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真正拨乱反正。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一步步、一年年在提高,更加全面、更加客观、更加公正。我们现在正处于对传统文化政策进行战略调整的阶段,开始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在民俗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认为,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应该在文化市场中占主导地位。
艺术报往期回顾
第548期(2006年03月03日)
第547期(2006年02月24日)
第546期(2006年02月17日)
第545期(2006年02月10日)
第544期(2006年01月27日)
第543期(2006年01月20日)
第542期(2006年01月13日)
第541期(2006年01月06日)
第540期(2005年12月30日)
第539期(2005年12月23日)
第538期(2005年12月16日)
第537期(2005年12月09日)
第536期(2005年12月02日)
第535期(2005年11月25日)
第534期(2005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