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设文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越来越受到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甚至越来越不感兴趣。这种洋节文化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忧虑,担心发展下去会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削弱民族精神。
出现强化洋节文化,弱化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原因: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缺乏认同感;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三是年轻人好奇心强,赶时髦,爱模仿,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个性化强,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五是各级对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节日文化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节日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工作议程,分工一名领导主管,责成有关部门落实,把搞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实施有力指导。
二、加大对中华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结合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中华节日文化的优良传统,展示各民族、各地区、各类节日文化的不同习俗,不同风格样式。使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登上舞台,进入广播电视,甚至进入电视台新年春节联欢晚会,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强化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三、提高节日文化质量。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丰富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创造新颖的活动形式,抛弃陈旧、单调、落后的活动;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加节日文化内涵,突出个性化特点,赋于传统节日文化更多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增强节日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四、要认真处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既要看到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必然性,又要研究西方文化冲击和伤害中华文化的应对措施。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认识要自觉,不能盲目,要分清良莠,去芜存菁,不能一概吸纳,也不要一概排斥。要将西方节日文化中的文明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吸纳进来,充实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兼容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做到中西结合,共存共融,促进中华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将不断发展的中华节日文化推向世界,进一步丰富海外华人同胞的节日生活,以唤起他们思亲念乡之情,寄托中华民族情感。
五、建立激励机制。对节日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明健康,广泛深入,群众满意的地区和单位,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对节日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积极推广;对那些节日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好,群众意见多的单位、地区要给以批评帮助,使其提高认识,引起重视,自觉引导群众开展好节日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