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艺术领域,现在很难出大师。”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陈晓光接受记者专访时强调,“当作家、艺术家、文艺评论家等都在为生存奔波,都在为名利和金钱而忙碌迷失方向的时候,怎能潜心创作出真正的经典。没有经典,何来大师?”
一部作品,还没有和观众见面,就通过传媒传出各种吹捧或叫好的评论,参与其中的有作家、艺术家、记者、文艺评论家等与文艺相关的人员。虽然这种评论可能分两种,有的是比较客观的评价,但也有不少不够实事求是,甚至是受利益、人情等因素驱动而违心说话、或“捧杀”,或“棒杀”。不但欺骗了观众、听众、读者和社会,也把整个文艺界的风气搞的一团糟。谈到这点,陈晓光语调凝重。“文艺界的各种浮躁现象,已经有些年了,而且还在继续。这和整个社会的浮躁也是有关系的,因为当人们都还在在为生存奔波,都在为名利和金钱而忙的时候,文艺界不可能不浮躁,不可能不随俗。”
“针对文艺界的这些不良现象,文化部也只能是加以引导,对作家、艺术家或评论家进行教育,使大家不但追求艺术的发展,也要追求艺术的道德,追求‘德艺双馨’。”陈晓光说,“社会处于重大的转型期,在繁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现象,这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通过法治和政府的依法行政,慢慢的就会逐步规范起来。”
其实,无论是作家还是艺术家,谁不想追求经典或永恒?陈晓光认为,“任何一个作家或艺术家,从理论上都愿意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永恒,但人很容易被金钱所诱,被时尚所惑。”
说到此,陈晓光引用了乔羽的一句名言,“从事文艺要‘不为积习敝,不为时尚惑’。”“但真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他对此深有体会,“因为积习就是传统,但传统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马克思有句名言‘传统是惰性’。人们遵循固守传统,就会不思进取。而文艺创作最怕的就是缺乏创新意识,不敢去标新立异、去创新,艺术作品就不能与时俱进,就很难为人民群众喜欢,更谈不上流传于世。所以继承传统应该有分析,那些不良的传统要大胆摈弃。另外,时尚是诱人的,时尚能让人立即见到利益,当人被眼前的物质利益迷惑的时候,必然难耐寂寞,难耐清贫,对艺术本体的追求肯定会淡然,怎么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也有人说,这个时代肯定会出现更多的“大家”或“大师”。“我不这么乐观,”陈晓光说,“当艺术创作人员(包括作家、作曲家、画家)、从事表演的人、从事评论的人还在为了生存,为了钱甚至是前途而忙碌的时候,很难创作出真正的经典作品。没有经典,何来大师?”
“大师”不是被吹出来的,经典也不是被捧出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作品,并非一诞生就能发出经典的光彩。古今中外,无论是文学、美术、音乐还是其他艺术作品,当时不被社会承认,经过人民群众和时间的检验,最终成为经典的,并不鲜见。因此,从事文艺创作或文艺理论的人,都应该有一颗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心,才有可能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不为时尚所惑,从而在艺术上取得更大成就。
“作为一名文艺家,还是把自己和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都交与时间与空间吧!通过人民群众和历史的检验,百八十年后的人们,自然会清晰地辨认出今天的‘经典’与‘大师’。”陈晓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