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回忆巴金
http://www.cflac.org.cn   2005-10-21   作者: 黄毅 海明威   来源:

 

  

    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侄儿李致回忆起巴金,一种遗憾之情紧上眉头。白发苍苍的李致双眼湿润,连声道:“我为巴老做得太少了,常让他失望,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弥补那些遗憾和过失。”

    已过古稀之年的李致是巴金大哥李尧枚之子,叫巴金为四爸。李致11岁时便开始同巴老交往,从小就记得巴老教导他“讲真话”;成年后,李致又接受了巴老“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思想。特别是“文革”后,巴金、李致叔侄俩互相理解,感情更深。以下是李致老先生的回忆自述,充分体现了巴老一生饱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还记得那是1998年上半年的一天,我与住在上海华东医院的巴老通电话。巴老有语言障碍,主要是我讲成都亲人的近况和问候,不向他提问,以免他着急。那一天他突然说:‘你到上海来走走。’我知道巴老想念我,便回答说:‘到上海有点困难,等女儿暑假回来,争取到杭州来看望你。’”

    “其实从1982年以后,我同巴老的见面机会就大为减少。因为我的工作变动,从出版社调到四川省委宣传部,工作忙得几乎没有间歇,加上那时飞机票很贵。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写信给巴老说,准备只吃咸菜,以便存钱去看他。巴老很快回信说:‘你不用吃咸菜。要是我不回四川,我就请你来上海,你买飞机票,实报实销吧。’”

    “晚年的巴老其实很需要我这个作侄子的帮助。1988年2月,我被选为四川省政协秘书长。巴老知道后来信说:‘有一段时间我倒希望你退下来帮我做点工作,例如整理我的日记、佚文、书信等等;在我不能工作的时候,代替我帮助王仰晨编好《全集》的后一部分,现在这些都成为空想。’其实,我是极愿为巴老效劳的,但时间从哪儿来?巴老的失望,是我的痛苦。我一时找不出好办法,便主动提出帮助他校看日记。但由于时间和精力分散,校看工作拖得很久,影响了王仰晨的进度,使巴老着急。若干年后巴老给王仰晨的信上说:‘李致他们不了解我,我比较急,只因为我没有多少时间了!’一直到1991年我去上海给巴老贺生日时,才躲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完成校看工作。我为巴老做得太少了!”

    “晚年的巴老,非常思念四川老家,非常思念我们这些成都亲友。这以后,大概我每隔一年到上海去一次。我去上海后,总是尽可能待在巴老的身边。他精神好的时候陪他聊天,疲倦的时候就让他闭目养神。我的时间安排很紧,有几次,巴老都问我:‘为什么慌着回去?’但巴老处处为人着想,从没有强留过我。”

    “我还记得10多年前巴老曾给我写信说:‘你有机会过上海时,可以找我谈谈。你可以理解我心上燃烧的火,它有时会发光,一旦错过就完了。’然而那时我一天忙到晚,未能满足巴老的愿意。一直到1997年暑期我的家人去杭州看望他,他还念念不忘此事,临别时对我女婿说:‘李致前几年他不来,现在来我谈话已经困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对不起巴老,多次让他失望,我真不知如何才能弥补那些遗憾和过失!”李致深情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