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录盛世辉煌
刘铁生
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国摄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自豪地说,中国摄影艺术事业已在多方面开拓前进,摄影艺术创作生机勃勃,既有主旋律,又呈多样化,摄影艺术创作的百花园呈现出群芳吐艳的局面。
广大摄影家和摄影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现实生活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摄影家们正确处理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创作了一大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摄影艺术作品。
歌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拼搏奋斗的作品《崛起》、《烈火金刚》、《三峡工地交响曲》、《可上九天揽月》、《阳光作证》、《我国首次为国外发射卫星》等记载和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切的精神,激发人民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现代化建设洪流中。
摄影与人民、摄影与生活、摄影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摄影不仅记录时代,而且给历史启示;面对现实、关注生活是时代赋予摄影的光荣使命。如: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作品《我要上学》,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共鸣,摄影家用良心为孩子们呼唤,《我要上学》纪实作品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开展。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反映时代自然离不开人民群众。在纪实摄影作品《铁路,向世界屋脊延伸》、《宁静的西海固》、《半个世纪的爱》中,摄影人把自己真实的情感释放在镜头中,记录了人民的激情,让人们感受时代的步伐,这些作品倾注着摄影家们对生活的热爱。摄影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它形象展示波澜壮阔的沸腾生活,这也正是摄影艺术的重要功能。
形式和内容、艺术和思想统一的艺术摄影作品,一直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它有着光影与色彩的精彩表现,又注重深厚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底蕴。它们表现人、表现自然,作品中有一股感人的气韵和令人亢奋的诗情,镌刻着人和自然之美。作品《冰雪》的无声吟咏,《峨眉山金顶》的独特视角,《水乡烟雨》的如诗似画,《古黔遗韵》的怀旧,《新疆地貌》的磅礴气概,《秋阳似血》中火红欲燃的色彩以及《香格里拉鸟瞰》的神奇,它们组成中华大地千姿百态的长卷画廊,对祖国壮丽的山河作了极致的描写。作品中既偏重写实的风格,又赋予哲理的联想,表达出深刻的意境,给人以审美享受和精神愉悦。
商业摄影作为摄影人精神创造的产物,以使用价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显示出无限生机,广告、人像、时装摄影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领域的摄影作品转为商品服务于人民,成为人民文化需求不可缺少的部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摄影创作展示了时代的方方面面,诸如人的生存状态、文化背景、审美趣味、时代印痕。其创作特色表现在摄影题材的拓宽、摄影风格的多样、摄影美学的深化、摄影艺术门类的细致分工。工农业题材丰富;风光摄影手法细腻、意境深邃;广告摄影锐意创新、大胆借鉴;人像摄影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时代内涵;军事、科技、文物等摄影门类在这10年中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摄影作品异彩纷呈,并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实现了体裁、题材、主题的极大丰富,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摄影作品为历史留真,为时代立传,记录了中国摄影事业的辉煌,更歌颂了时代的辉煌。
随着时代的发展,摄影成为人民大众的摄影,除了有一支强大的专业摄影工作者队伍成为摄影创作的中坚力量,还有一大批业余摄影作者活跃在摄影领域。业余作者们本身是时代的建设者,得天独厚的生活又是他们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使他们有不少的摄影作品问世。灿若群星的创作队伍反映了中国摄影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中国摄影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着极强的亲和力。这燃烧着激情的人民大众的摄影,反映着火热的生活,再现了时代的辉煌!
中国摄影艺术节的举办、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评选、全国影展等重大展览的举行,集中展示了摄影艺术的繁荣。国际摄联代表大会在中国成功举办、中国摄影家在国外各类重大比赛中获奖,反映了中国摄影大步走向世界的风采。
只要我们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扬中国摄影的优良传统,积极汲取世界优秀摄影文化,实现摄影创作的与时俱进,中国摄影必将更加繁荣!
来源 2002年11月8日 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