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主旋律始终是主潮
章柏青
每一个时代都有历史发展的主潮。文艺作为时代的投影,也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主潮。进入新时期以后,党与政府给电影事业提供了最好的创作环境。尽管社会转型与对外开放带来了思想观念的碰撞,电影创作也繁复、多样,但是如果做一个认真的回顾,可以这样说,主旋律仍然是中国电影的主潮。
我指的“主旋律”,主要是指体现在电影创作中的创造精神与时代精神。是指那些反映改革开放、四化建设,能够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人民奋发向上、有益于陶冶人民道德情操的作品。
新时期的主旋律题材作品,最初体现在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拍摄上。20世纪70年代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发端,80年代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崛起发展期,而90年代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辉煌期。80年代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过几个创作高潮。建国40周年拍摄了《开国大典》、《巍巍昆仑》等影片;建党70周年拍摄了《周恩来》、《开天辟地》、《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大决战》等影片;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拍摄了《井冈山》、《重庆谈判》、《秋收起义》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拍摄了《彭德怀在三线》、《宋氏三姐妹》、《七七事变》等影片;长征胜利60周年与建军70周年拍摄了《长征》、《大转折》、《彝海结盟》、《大进军》等影片;建党80周年拍摄了《毛泽东与斯诺》、《相伴永远》、《走出西柏坡》等影片。据统计,仅在90年代拍摄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就达35部48集之多。《周恩来》、《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国歌》、《大决战》、《大转折》等影片的全国观众数都在1千万以上。这些影片再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斗史,能给人教育、启迪、激励、陶冶,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响。
主旋律影片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描写变革中的社会生活,反映改革开放进程中新的生活、新的世界,塑造新的人物。80年代以来许多改革题材影片我以为都应是主旋律之作。如《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相思女子客店》、《花园街五号》、《最后的选择》、《不该发生的故事》、《野山》、《过年》、《秋菊打官司》、《背水一战》等作品。特别是那些以崭新的视角塑造现实生活中英雄人物的作品是主旋律影片中的佼佼者。《人到中年》、《焦裕禄》、《孔繁森》、《蒋筑英》、《离开雷锋的日子》、《紧急迫降》、《横空出世》、《真心》、《首席执行官》等作品在努力追求主旋律精神的同时,又注意细腻的人物个性刻画,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主旋律影片中我对那些敢于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矛盾,既有歌颂又有批评、鞭挞的作品尤为赞赏。如影片《凤凰琴》主旨是歌颂献身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民办教师的崇高品质,但同时再现了山区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轰动全国的反腐倡廉影片《生死抉择》在塑造新的优秀共产党员形象和触及社会矛盾的尖锐方面、在揭露腐败的深度上都有突破。
我不同意那种把主旋律影片狭窄化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主旋律影片就只能是塑造领袖、描绘英雄的歌颂之作。但我也不同意把主旋律影片的理解过于泛化的说法。如有人认为,主旋律可以体现在任何影片之中。不管什么影片,只要其中有一点儿真善美,便是主旋律。主旋律影片应该还是指那些意义重大的题材和思想意义突出的作品。
就整个电影事业的发展而言,我非常同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一对于电影创作方向的理论概括。所谓多样化,不仅是指题材、内容,也是指风格、样式、艺术技巧。既要有主旋律影片,也要有相当数量其他类型的影片,甚至是那些只供一乐的纯娱乐影片。至于主旋律影片也不能一副面孔,尤其是艺术上要不断创新。90年代以来,一些塑造领袖人物的重大题材影片,不是采用一律写重大事件的做法,而是从伦理、情感、爱情等大众化的角度切入,反而取得了特殊的效果。如《毛泽东和他的儿子》集中写的是毛泽东与普通人一样的失子之痛,借此透视领袖不同一般的牺牲精神;《相伴永远》将镜头对准了蔡畅、李富春的情感世界。影片在本质上是歌颂他们的政治生涯与一生对革命的贡献,但却借助于爱情的主线来表现。当前的主旋律影片创作有成绩,但也并不全如人意。在题材上应做更多的开拓,要更注重内容、人物的当代性。在写事与写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结合上要更下功夫。主旋律影片负有举足轻重的责任。愿电影工作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为广大观众奉献出更多优秀的主旋律影片。
来源:2002年11月8日 中国艺术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