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亲眼看到了总政话剧团艺术总监、著名演员魏积安,你也就同时见识到了真正的“山东大汉”。坐在你面前的不只是1991年春节晚会小品《乡音》中那个憨厚诚朴的伙计,他还是戈壁滩上坚韧悲怆的老排长,凤凰岭村能言善辩的村干部,甚至在转眼之间,仅仅借助几个手势和表情,他又变成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领袖毛主席。这正是一个出色演员令人迷惑的所在。
踏上艺术道路缘于“大个子”
1974年,魏积安20岁。这个1.8米的大个子起初只知道自己生就这副身板将来会是一个好劳力,而对于其真正的价值毫无觉察,直到他与新疆军区话剧团相遇。这一年,新疆军区话剧团在全国招生,魏积安所在的地区有一千多名学生踊跃报考。结果,魏积安脱颖而出,成为当地惟一
一个考取的学生。说起这段往事,魏积安仍然无法掩饰兴奋之情,他将它称作“天大的幸事”。魏积安始终认为这件幸事最根本的起因就是自己个子高,因为那个时候除了看看电影和地方戏之外他对于艺术一无所知,突然地进入艺术殿堂更令他始料不及。
说起艺术之路的艰辛,魏积安首先要克服的是口音上的障碍。说了20年山东方言的魏积安要改说普通话,对他来说很难。在别人已经能够大段大段朗诵的时候,他还在为四句诗苦苦纠正发音。如何在表演上赶上别人并获得赏识,这不仅需要自己在表演方面努力,更需要有等候机会的耐心。魏积安说这种认为自己能行却不被认可的痛苦更是难熬。开始魏积安在舞台上扮演几十个士兵中的一个,还要因为自己个子高排在最后。后来就演一些独幕剧,角色扮演得不错,但对于他能否演大戏,别人仍有顾虑。演大戏时,当别人有事他就开始救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慢慢的他的表演开始引人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也越加成熟,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扮演主角,成为整个舞台的中心。之后,他在这个舞台的中心一次又一次给观众带来惊喜,也使自己越发留恋舞台。
湖南方言难倒山东汉子
魏积安说他对待话剧、小品、影视剧一视同仁,但他对话剧独特的感情却是不言而喻,他甚至认为话剧是不可替代的艺术,这30多年来他也从未离开话剧舞台。话剧表演是演员与观众双向交流的艺术,对演员的表演要求最高,用魏积安的话来说“裤子万一短了,衬裤是什么色儿的都能看清”。但这种严苛的舞台表演似乎并没有让魏积安感到棘手,确切地说他是乐在其中。说起话剧表演,魏积安自信满满。对于理解剧本,理解角色,以及去表现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他早已驾轻就熟。多年的舞台表演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成长。在这个舞台上他有了自己独特的观察生活、表演生活的方式,使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从生活中走出来又带着魏积安独特韵味的人物。迄今为止,魏积安荣获了很多戏剧大奖,“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等等皆收入囊中。
说起塑造人物,魏积安也遇到过大的挑战,这就是要在《圣地之光》中扮演毛泽东的形象。说起扮演毛泽东的形似和神似这两个方面,魏积安担心的首先是外形的差异。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妇孺皆知,假如形象上相差太远,观众们不信服,魏积安表演起来也没有信心。魏积安就组织各个方面的观众来观看他的定妆造型,终于获得认可。接着就是湖南方言上的困难,一个山东汉子能说湖南方言已经实属不易,还要能说让观众听得明、听得清的湖南方言,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学习湖南方言,魏积安几乎走火入魔,逢人便说,说完还要让别人评价一番。这种努力和耐心让这一困难也迎刃而解。剩下最困难的就是如何让外形、语言、行走坐卧达到浑然一体。魏积安凭借自己多年的舞台经验和对剧本、人物的领悟力用心去接近延安时期的毛主席。他把握住毛主席身上那种“指点江山”的领袖气魄和“激扬文字”的诗人气质,不断揣摩体会,甚至于每一个眼神的运用都讲究独具匠心。当这个形象展现在舞台上的时候,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艺术生命永远在话剧舞台上
魏积安从不讳言自己是通过小品演出让大家认识的,直到现在他依然不拒绝演出小品,这首先是因为对于表演艺术家来说,每一个舞台都是值得尊重的。魏积安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的第一学期,他获得了1988年全国首届喜剧小品电视大奖赛编剧一等奖、表演一等奖。通过小品演出给千家万户带来欢乐,对魏积安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他从来没对小品演出另眼相待,他像尊重话剧一样尊重小品,并为此倾情付出,于是也才有了那些家喻户晓、充满活力的作品。
魏积安也出演影视剧,他戏言:“我是一个多栖的演员。”对于话剧人演影视剧他有这样一种看法,那就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和“墙外开花墙内香”的良性循环。在话剧市场普遍低迷的演出环境下,这种“墙内墙外”互动从而产生的“明星效应”,将是开拓话剧市场的一条途径。魏积安曾在《挂在墙上的乌纱帽》、《重返死亡线》、《陈少敏》、《战火在云城熄灭》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角色。当然,魏积安也有自己的原则,就是一切要以话剧演出为前提去安排时间。为了排练话剧,魏积安曾经推掉了在电视剧《如此多娇》中出演主角的机会,甘演配角,在电视剧3个半月的拍摄周期中,他在剧组呆了27天,其间为了排练话剧7次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当然,魏积安拍影视剧还因为另外一个初衷,那就是在当前人们喜欢看影视剧的大环境下,表演艺术家有责任去引领和提升影视剧的艺术品位,从而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这对社会、对艺术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