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一百年 活得要明白
http://www.cflac.org.cn  2007-04-13  作者:龙 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人艺话剧《全家福》戏好名字也吉利,作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的头一份献礼自然恰当不过。看看在它身后等着上演的那几部经典老戏,就觉得中国话剧这一百年来没白活,好歹给后代子孙留下了几件压箱底的传家宝。

一百岁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生终点。不过,对一门根植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戏剧艺术来说,一百年也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儿,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几代人一忙活转眼就过来了。再说,与诸多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相比,中国话剧是个后生晚辈,人家喝它的满月酒,它吃人家的长寿面。因此,一百岁的中国话剧绝对谈不上一个“老”字。

中国话剧艺术虽然还算年富力强,却时常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面孔,重继承而怯创新,要么孤芳自赏地旁若无人地为了艺术而艺术,要么不食人间烟火般地为了创作而创作,从不顾及这个时代的话剧观众兴趣与偏爱。一些所谓的实验话剧冷不丁地冒出来,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新名堂,情节怪诞而对白生僻,人物扭曲而逻辑混乱,反正让你看完后不知所云就对了。仔细想想,某些高举先锋艺术大旗的话剧只不过换了一身时尚的行头,骨子里却是上世纪90年代城乡接合部某些草台班子的做派。

回想1907年那会儿,几个身处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凭着一股子冲劲儿,播下了中国话剧事业的种子。这种子在中国肥沃的文化艺术土壤中先生根后发芽,接着茁壮成长,还结了《雷雨》、《茶馆》、《龙须沟》等一大批果子,至今令人神往。可惜的是,如今这批果实已被当成光宗耀祖的摆设。每逢中国话剧迎来大日子,人们都会挑出几件展示一番,一来可以点缀一下缺水缺肥缺日照、开花结果越来越少的这棵大树,二来可以繁荣一下不甚景气的话剧市场。

遗憾的是,由于缺少好剧本,近几年令人长久回味的好戏不多,这可能是出品方用劲儿用错了方向。很多戏搞得本末倒置,舞美做得很炫,而剧本本身缺乏张力,让人回忆起来只记得布景如何巧妙而忽略了情节和人物。还有一些如同文化快餐的话剧,恨不得把当下的流行元素一网打尽,用类似小品串烧的表演方式每三分钟必耍一次宝,比郭德纲的相声专场还闹腾,但大家看过笑过也就忘了。还有一个趋势是,很多影视明星都以“票友”身份登上话剧舞台,其票房号召力对提振话剧市场自然有益,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恭维的地方。过把瘾就撤或许是很多大腕儿的内心独白。

一些京味很浓的人艺大戏都是在机缘巧合下完成的,比如反映北京金鱼池街道危旧房搬迁的《万家灯火》、反映抗击非典的《北街南院》,虽然都有命题作文的痕迹,但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故事情节却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市场的回报。几经调整的《全家福》也是这样的,把“京味儿”现实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剧中主人公把“平如水、直如线”这句行业用语引申为做人的道理,表达了对即将逝去的美好品德的呼唤与挽留。

或许,为了下一个百年,中国的话剧艺术要活得明明白白,继续走真正的平民路线是一定的,还得多关注当代社会的热点与矛盾,少一些无聊的噱头和炒作,这样才能引来大众的共鸣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