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来,中国的话剧艺术几经波折,又几度辉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社会变革和进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审美和精神领域里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它已经深深植根于民族沃土和大众心中,成为璀璨的民族文化瑰宝。“因为有了话剧,我们平庸的生活有了诗意的光辉;因为有了话剧,我们焦躁的心灵有了宁静的绿洲。”“让我们向为中国话剧做出贡献的先贤致以最崇高的敬礼!让我们向如今献身舞台的话剧人致敬!”——这正表达了近日出席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的各位话剧艺术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对话剧百年的由衷敬意。
百年话剧的辉煌成就
百年来,中国话剧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话剧艺术家和剧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回顾和总结。著名戏剧理论评论家田本相将成就概括为: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被吸纳进来,经过创造性地转化,成为了中国的民族的话剧,而且发展成为全国的第一大剧种,并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话剧体系;在世界戏剧的发展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民族的话剧如同中国一样,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中国的话剧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的伟大贡献;中国的话剧形成了诗化现实主义的传统,在演剧上形成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涌现出焦菊隐—北京人艺演剧学派等等。而与这些成就相联系的,则是中国话剧的几个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中国剧协顾问徐晓钟将其总结为:战斗的传统;不断民族化的道路;以“我”为主,借鉴、吸纳的传统;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多种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多元并存等等。
当前话剧的原创困境
回顾成就、总结传统是为了更好地观照当下,当前话剧不景气,最集中的表现就是“观众离开了话剧,话剧也离开了观众”,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多元文化主体对观众的分散、市场化和娱乐化潮流的冲击、戏剧批评的无力等,而话剧本身的原创困境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辽宁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宝群用“上上不去,下下不来”来描述当前话剧原创剧本创作停滞、滑坡的尴尬境地:“上不去”就是艺术水准与以前、与世界相比不高,而“下不来”就是剧作家不能深入生活去创作,作品不能打动人心。为此,著名剧作家苏叔阳呼吁,剧作家要有责任心和真诚心,让话剧舞台上“人说话、说人话”,认真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语言的处理。而在呼唤多出优秀原创剧本的同时,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薛殿杰又指出,当前各个院团在评奖节庆之际经常推出一些所谓原创剧目,以此来获得政府投入和演出收益,但平时的日常性演出却总是难以为继、无力支撑,“节好过,日子难熬”,这种原创从长远看对话剧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他呼吁建立保留剧目轮换上演制来解决这一难题。
未来话剧的发展道路
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与会专家普遍对话剧的前景表示乐观。他们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和整个文化系统结构转型过程中,话剧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就能打开新的局面。著名话剧艺术家欧阳山尊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话剧要做到三个结合:提高与普及的结合、专业与业余的结合以及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特别是在话剧的普及、业余和农村工作上要多着力。中国的话剧起源于校园,有着深厚的校园传统,因此,中国剧协顾问胡可、苏州大学教授朱栋霖等也建议重视校园话剧的发展,这对于培养新的话剧工作者和观众至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