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支撑-探索 专访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
http://www.cflac.org.cn  2007-04-11  作者:邱红杰  来源:新华网
 

中国话剧百年之际,王晓鹰导演的5部新老作品将于四、五月间集中在北京话剧舞台上演。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的王晓鹰,至今已活跃于话剧一线20余年,他以《荒原与人》《哥本哈根》《死亡与少女》《萨勒姆的女巫》等作品为人称道。近日,在其新作《失明的城市》紧张排演期间,王晓鹰接受记者专访,吐露对百年话剧的诸多思考。

“我们不能全去做市场化尝试,而是要让各种各样的话剧形态都存在、都发展”

记者:中国话剧运动迎来100年的时候,作为一位知名话剧人,你在想些什么?

王晓鹰:话剧引进中国,很大程度上依托了西方话剧2500年积累的经典文化基础,这种积累形成了话剧的传统,就是关注人的困境,反映人的矛盾,剖析人性的复杂性,表达对人的感悟。百年来,我们引进了这种直接面对现实的责任感和深刻理解人性的传统,让话剧始终与时代直接呼应,而不是变成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文化遗产。

现在,我们其实又到了一个重要的坎上。当前,全社会都在转型,文化也正遭遇市场化的潮流。此时,我们要思考,话剧的独特本性在哪里?话剧的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可能是我们一直要面对的问题。

记者:《失明的城市》又是延续你所坚持的话剧传统的一部戏,你在坚持这一点时,有不少人在尝试大众口味的话剧,而且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业绩,你对这样的话剧持什么态度?

王晓鹰:话剧应该有好多种形态,有的追求商业效果,有的追求个性,有的定位于主流,国内外都是如此。为了追求商业效果,就要通俗化,要有大众欣赏品位;为了追求个性,就要尝试实验性强的形式,甚至是故意追求小众;为了成为主流戏剧,就要承担对文化建设的责任。

我们不能都做市场化尝试,而是要让各种各样的话剧形态都存在、都发展。如果大家把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政府支持、国家投入、社会赞助、媒体宣传,都集中到商品化话剧,对戏剧全面健康发展不是好事。商品化的戏剧可以利用市场资源,找到合理的生存方式。此时,非商品化但对主流文化建构不可缺少的戏剧,则需要市场之外的其他资源的支持,这样戏剧才可能全面发展。比如实验话剧,它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却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很多戏剧发展成熟的国家,实验话剧都是政府或者社会资源支持的,这样它才能生存,但在我国,政府或社会对它的支持还是不够的。

目前我们缺少一个国家和社会支撑文化的完整机制,还不能有效地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如基金会、企业资助、税收优惠等给非营利性艺术提供有力支持。政府也应当考虑在多大程度上不仅要关注那些在市场上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更要去关注那些受非市场因素制约的作品,并提供包括资金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