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助力福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栏目:两新聚焦
作者:王秋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需要新力量的支撑,高质量发展呼唤高素质人才。团结引领“文艺两新”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文联组织的新职能新任务,也是拓展新时期文联工作的新机遇新空间。今年来,福建省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群团工作、文艺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文联系统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推进会的部署,以开展“大学习、大宣讲、大创作”活动为契机,围绕“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助力福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课题进行针对性调研、深入性思考和前瞻性谋划,努力提升“文艺两新”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文艺两新”队伍不断壮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福建省文联聚焦“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重视并关注“文艺两新”工作,出台了《福建省文联关于加强对文艺工作者团结引导工作的意见(试行)》等10余项人才培养扶持的意见措施,对“文艺两新”在队伍建设、采风创作、研讨培训、宣传推介、展演展示等加大扶持力度,福建省“文艺两新”队伍不断壮大,文艺活动日益活跃,形式多样影响广泛。

  覆盖面广。福建省“文艺两新”几乎涵盖所有文学艺术门类,并渗透到文艺行业的方方面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8月,由福建省文联各文艺家协会联系并在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民营文化企业(新文艺组织)总数约750个,新文艺群体约4万人,业务活动涉及文学、民间文艺、美术、书法、音乐、摄影、影视、曲艺等艺术门类。目前各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中,新文艺群体占比呈上升趋势,高的达到30%。文艺门类以电视艺术为例,目前全省新文艺群体人员超过10万人,仅在厦门市登记的民营影视类公司(新文艺组织)就超过400家。“文艺两新”有效地充实了福建省文艺创作队伍,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迭代更新快。“文艺两新”以年轻人为主,特点是机制灵活和“独立性”,多属自由职业,他们不依赖财政拨款,不占用行政事业编制,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接地气、有朝气、懂市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善于利用新兴技术,具有较强的创新开拓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应用,从微博、微信到抖音、快手,从文字到音频,从音频到视频,甚至VR (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技术都快速更新迭代,新文艺群体在创作思想上更加新潮,在创作机制上更加灵活,在创作时效上更加快速,更为适应市场需求。

  受众层面广。“文艺两新”中很多从业者都是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成长起来的,草根性和娱乐性强,对于社会大众尤其是很多传统文艺还没有覆盖到的年轻受众的心态也更加了解,有及时性、互动性、丰富性等优势,在年轻受众中具有广泛基础,更受欢迎、更容易引起关注。例如,网红视频号福建莆田的“渔人阿烽”截至2021年8月已在西瓜视频上吸引500多万人关注,收获1798.4万个点赞,曾获金稻穗最具人气乡村农事创作者奖,疫情期间他和当地政府合作助农卖货,销售额超过百万元。类似新文艺群体创建的视频号催生了巨大流量,可以带动一批产业链运转,影响力极大。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文艺两新”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强。

  “文艺两新”发展势头活跃,但面临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文艺两新”群体潜力很大,有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渴望和动力,但也面临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文艺作品的意识形态把握较难。在融媒体背景下,文艺作品的传播便捷,平台多,速度快,“文艺两新”在职业身份、教育背景、专业经历、艺术素养等方面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大多缺乏严格审核把关制度,意识形态的把握难度较大。同时,“文艺两新”队伍构成较为复杂、产品良莠不齐,尽管大部分“文艺两新”能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正能量,但是也有一些在资本操控下以利益为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存在缺陷的现象;也有创作者把个人价值观夹杂在作品中呈现,存在内容低俗的情况。特别是大流量的网红作品,更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意识形态导向的偏差,都将对受众产生不利影响,都需要有相关组织进行引导和防控,把意识形态风险降为最低。

  文艺成果权益维护较难。“文艺两新”的创意创新较多,原创力较强,但文艺创作组织化程度不高,创作活动相对比较开放、松散,缺乏相应的权益保护,文艺作品被盗版、作品创意遭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侵权者违法成本低,原创者维权成本高,维权难度较大,版权保护不容乐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滞后于变化着的文艺实践,亟须行业组织来保护创意创新,守护原创力。

  “文艺两新”人才培育储备较难。“文艺两新”人才多以自由职业为主,人才流动性大,储备困难。福建省大部分民营文化机构报酬偏低,难以吸引人才,熟悉市场经营规则和文化创意的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储备严重不足,特别是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培养上,由于“文艺两新”人才成长途径复杂,所从事的行业背景各不相同,缺乏相对统一的、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

  “文艺两新”诉求服务较难。“文艺两新”诉求多样,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对于他们的诉求服务,缺位现象还比较突出。比如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现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社会价值,“文艺两新”多为体制外自由职业者,难以找到合适的部门申报职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文艺水平的提升和社会认同。比如,在评奖评优、社会信用、从业能力等方面无法得到客观全面科学评价。还有一些“文艺两新”的经营场所、活动空间受场租、年限等因素影响较大,政策措施不配套,难以获得长远稳定的预期,不能安心搞创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持续发展。

  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助力文艺和文联事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文联组织要自觉担负起团结引领“文艺两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重要职责,充分发挥行业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对“文艺两新”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和不懈创新。

  切实将“文艺两新”纳入文化事业发展的全局。一是强化思想认识引领。充分认识“文艺两新”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明确发挥行业主导作用的职能,主动将团结引导“文艺两新”作为文联组织长期坚持、创新发展的工作任务,加强“文艺两新”党建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短板弱项,创新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做好团结引领、服务管理创造条件。二是强化政治导向引领。建立健全针对“文艺两新”的长效常态学习培训机制,定期举办全省“文艺两新”培训班和各类中青年文艺骨干培训活动等,加强理论武装和团结引领,强化作风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引导“文艺两新”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新人。三是强化创作道路的引领。引导“文艺两新”自觉融入“四史”教育特别是党史的学习创作实践,参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着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提升文艺作品质量和文艺的原创力,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优秀作品。

  倾心助力“文艺两新”提升业务和生存能力。解决“文艺两新”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他们打通“立足、立身、立业”的有效通道。一是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加大扶持“文艺两新”艺术家的力度,将其纳入组织视野、工作范围、服务领域,在政策扶持、宣传舆论、职称评定、荣誉评奖等方面,尽可能给予和体制内文艺工作者同等待遇、平等机会。二是健全完善宣传机制。积极动员新文艺群体参与各级文联组织举办的文艺展演展示、文艺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如福建省“文艺两新”作家采风、百名新文艺群体美术家作品展、“文艺两新”百支舞蹈快闪等,积极推荐“文艺两新”的优秀人才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大力加强新文艺群体正面典型宣传,推广分享新文艺群体成功人士的精彩故事,引导行业树立清风正气。三是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畅通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扶持、奖励优秀“文艺两新” ,鼓励其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发挥文联组织专业优势,统筹整合省文联所属院、馆,全省特色文艺示范基地等资源,协调相关艺术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等文化阵地,打造更多服务“文艺两新”的载体,积极为优秀“文艺两新”搭建展示、交流、推介平台。

  探索创新服务“文艺两新”的专业化途径。党和政府团结引导“文艺两新”的前提是服务,关键也在服务。围绕延伸工作手臂扩大工作覆盖面,明确文联组织的新职能,使文联组织的联系范围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丰富服务载体。畅通与“文艺两新”的日常联络服务,成立省文联主管的文艺类社会组织管理的“文艺两新”工作小组、各省级文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艺委会,建立“文艺两新”人才信息库,把其中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纳入福建省文联“十四五”时期“文艺英才计划”和会员发展计划,增加新文艺群体在个人会员中的构成比例、在文联组织换届时的代表、委员中的比例。支持申报参评各级创作扶持项目、文艺发展基金和文艺精品创作题材库入库项目等,积极推荐新文艺群体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并将参加活动、培训、交流等情况作为社会责任评价、申报创作项目、奖项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创新服务机制。明确文联组织在“文艺两新”艺术家职称评审工作的新职能,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探索“文艺两新”艺术家职称评审工作,打通体制外文艺工作者申报职称的渠道。同时加大他们创作能力和艺术成绩的评审占比,并对获得一定技术职称的文艺人才在生活、医疗、社保等方面提供相关保障。三是形成服务合力。整合资源,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既发挥文联、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还要协调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等政府职能部门发挥其积极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同时,延伸工作手臂,密切关注“文艺两新”聚集区,探索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新模式,打造新发展平台,开拓“文艺两新”工作的新格局。

(王秋梅 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