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来水博物馆陈列展品 本刊实习 生葛伟/摄
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外景 丁利娜/摄
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事业都十分繁荣,而我国博物馆总数仅有2300多个,平均每60万人才拥有一个博物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每1万至1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的水平,这不仅与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相符,也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宣传、教育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作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以来投资办馆主体相对单一、民营博物馆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是关键所在。
博物馆作为非盈利的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投入。但就我国而言,这种国家兴办、国家所有、国家“包养”的模式无法迅速改变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因此,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博物馆的多种投资渠道则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民间收藏的主力军。它们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有进入公益文化事业的强烈愿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民营博物馆已达380多家,填补了博物馆领域的诸多空白,抢救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为我国博物馆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纵观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事业,大都遵循了办馆主体多元化,政府与民间均出资兴建、资助博物馆的发展模式。但是,目前我国一些民营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民营博物馆开办者为筹办博物馆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筹馆容易,维持发展难。一些民营博物馆开办时拥有很好的资源,结果不出几年,由于缺少国家支持,文物和藏品的保管维护、人员工资、日常开销等费用高昂,又缺乏企业或社会的支持,没有固定收入、资金缺口大,从而难以为继。
另外,民营博物馆定位不清,缺乏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障。民营博物馆到底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是盈利单位还是非盈利单位?对此,政府部门的认识并不统一,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令民营博物馆的开办者困惑。由于国家对民营博物馆缺乏相关的法律定位和政策保障,使其在征集藏品、引进专业人才等方面都受到很大影响。
还有藏品流通问题无法解决。民营博物馆的藏品归企业法人或收藏家个人所有,但一旦成为馆藏,对藏品的处置就会陷入僵局。国有博物馆自建立始,基本上不可能因为资金问题面临“死亡”,而民营博物馆却存在这一问题。民营博物馆一旦办不下去,藏品很可能流失海外,这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虽然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博物馆管理办法》等,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博物馆领域,但尚未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导致一些地方政府虽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博物馆领域,但因无法可循,使得相应的地方法规难以出台,很多优惠措施无法量化。民营博物馆还未能在法律上获得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地位,征集藏品、举办展览时常陷入困境。
为此,为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兴建博物馆,促进我国民营博物馆事业的健康持续地发展,参考国际现有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和做法,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为民营博物馆提供法律化保障,将民营博物馆定位为公益性、非盈利性单位,给予民营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同等的待遇,并与国有博物馆获得同等的资源优势,共同纳入文博系统统一管理,使地方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有法可依。
同时希望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收藏法》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民间收藏特别是民营博物馆收藏的合法地位。对民间收藏的藏品等级、范围、流通途径等作出明确规定,保护民间藏品的合法交易,赋予民营博物馆依法收购和拍卖的权利,防止文物藏品的不规范经营,使珍贵的历史藏品和民间收藏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民营博物馆收购并展示珍贵文物也应有特殊规定。法国《博物馆法》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如果企业购买某些已被证明是拒绝出口的物品且是为了使之成为国有,企业的公司利润税应根据其实际收入缴纳,但在2006年12月31日之前,可以减免因购买具有国宝性质的文化物品所支付的金额的90%。我国也应制定类似的法律法规,以减免税收的方式,鼓励民营博物馆通过拍卖、征集等合法途径,保护和收藏流失境外和民间的高等级珍贵文物。
各级政府还应对民营博物馆给予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在创办博物馆的过程中不仅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在建好后还需不间断地投入才可能使博物馆正常运营。意大利《文物和景观遗产法》第三十四条对文物强制性维护工作的费用第一款规定:“如果工作特别重要或实施于为公众使用或享用的文物,遗产部可以参与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第三十五条关于遗产部的资金补贴第一款规定:“遗产部可以资助文物所有者或持有者主动开展文物维护工作所承担的费用,金额不超过总额的一半。若保存工作极其重要或与为公众使用或享用的文物有关,遗产部最高可帮助承担全部费用。”参照国外的有关法规,我国对民营博物馆中设有重要文物展示功能的,应与国有博物馆一样,从国家相关资金中列专项予以资助,使中央鼓励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的政策细化成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此外,文物主管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民营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之间开展合作,增加民营博物馆藏品的流通性,赋予并规范民营博物馆对藏品的部分处置权,比如在博物馆之间进行有偿调剂或定向拍卖、公开拍卖,但可提出限制性条件,比如拍卖所得资金必须用于馆藏建设等。同时国家应在藏品借展、合作办馆、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促使其发挥各自优势。此外,“博物馆是城市的客厅”,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可利用各种外事活动宣传推介民营博物馆,并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民营博物馆,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