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美术馆:城市诗意和想象的承载者
作者:本报记者 乔燕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一个城市的美术馆,往往是这个城市中最富诗意的所在。因为作为艺术的容器,它是最能承载人们的诗意和想象的空间。然而,对于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深圳美术馆,特殊的建馆时间和特殊的地缘特色,令它承载了更多。

  从1976年的宝安县社会主义教育展览馆到1978年更名深圳展览馆,再到1987改为深圳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与深圳特区一同成长,见证了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完美蜕变,更见证并助推着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当全国各地开展各种形式、题材纪念活动、展览时,深圳美术馆却选择了一个最有温度的打开方式——

  7月20日至8月19日,“见字如晤纸短情长——深圳美术馆现代书画艺术大家信札暨典藏精品展”作为文化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项目”在深圳美术馆隆重推出。策划和准备历时两年的展览展出了蒋兆和、赖少其、吴冠中、黄冑、邵宇、陆俨少、宋文治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70位大家与深圳美术馆往来的141封信札,并从信札的作者中甄选多位曾在美术馆举办过展览或参加过活动的画家的馆藏精品,以文献与作品对照的方式,带领观众重回历史现场。

  “见字如晤纸短情长” 。正如展览这八个字的主题,带着朋友间的问候、亲人间的挂怀,带着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信笺时代特有的人间温情,它穿越时间隧道,让大众与中国美术界知名美术家进行一次特殊的情感交流。

  一封封泛黄的信札、一件件珍贵的作品,记录了美术大家与深圳的书画情缘,从一个侧面呈现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美术事业发展的生动历史画卷,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历史的镜像,这个特殊的展览折射出深圳这座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特殊文化窗口的地位和作用,展现出一个时代特定历史阶段鲜活的切面。

  由此,或许从一个展,足以看一个馆,进而窥见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文化脉动。

  一座美术馆,一个最早向世界打开的窗口老雷、小李同志:

  记得你们说予备将荣宝斋印的小明片“鼓浪屿”作目录插页,我觉得此画色彩印得离你们原作太远。今另提供三件,请你们挑选,我看那幅小的“山村”印得不错,可考虑,此画去西德等地展出后迄未返京。“雨后山村”不久前在日本参加“日本、印度、中国”三国联展,迄今亦未返国。

  握手

  吴冠中三月十五日

  这是展览展出的吴冠中1980年写给深圳美术馆首任馆长雷子源的一封信。从“老雷”“小李”的亲切称呼,到信中就作品印刷色彩问题与馆方的坦诚商榷,足见与美术馆的相熟以及与美术馆人的无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 2014年接任深圳美术馆馆长的张燕方这样形容他们敬重的老馆长雷子源,并与早期同事一同称他“雷叔” 。在一次拜访雷叔时发现,这位年逾八十的有心人珍藏了一大批早期中国近代书画名家的书信和文稿,且整理得井井有条,有些连信封都完好保存,并愿意支持老部下工作将这批书信捐赠给美术馆收藏。于是有了这次难得的展览。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深圳特区的建立,成立不久的深圳展览馆逐渐成为国内美术界连接我国港澳地区和海外的桥梁。于是,一批批艺术家相继在这里办展览,居住在深圳创作,留下艺术旅痕,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后美术发展和成就的重要史料。

  深圳美术馆坐落于深圳市罗湖区东湖公园深圳水库景区,站在馆前望着幽幽深潭,张燕方回忆说,“早期的展览举办时影响非常大,是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人特别是香港同胞入境首选之地,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东南海一带常有人来深圳参观。1978年的时候,内地没有对外开放,想要进来比较困难,但深圳可以一日游。所以早期来看展览的很多外国人和港澳同胞就会到香港组团,一个大巴,一个团四五十人,一天可能有几个团,参观完了坐着大巴马上返回香港,不可以过夜。 ”张燕方透露,那时还没有签证制度,境外游客由香港的旅行大巴拉进来,早上入关多少人,晚上出关核对人数。那时深圳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观的,深圳水库一直为香港提供饮用水,香港同胞自然选择来这里“瞻仰” ,当时的深圳展览馆也被称为深圳水库展览馆。1976年12月,在雷子源的安排下,举办了开馆展“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吸引了时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邵宇的关注。他敏锐地观察到该馆毗邻香港的窗口位置,牵线搭桥先后举办了“江苏省、上海市中国画、版画联展”“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暨书画原作展”“明清以来广东书画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书画原作展览”“黄胄绘画作品展”“蒋兆和画展”等一系列名家精品展,受到广泛关注。如“北京荣宝斋木版水印暨书画原作展”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据统计,该展共吸引观众1 . 8万余人次,其中港澳同胞有4600多人。

  张燕方介绍,那时候展览不但可以看,还可以销售作品。“我们专门开了一个服务部,标上价钱,销售名家的作品,虽然对我们来说不便宜,但对华侨和外国人来说非常便宜。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吴冠中的画100元三幅,蒋兆和50元一幅。 ”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发展,该馆还与香港合作成立了深圳博雅画廊。事实上,在蒋兆和、唐云、赖少其、伍步云、王肇民、应野平等书信中,都可见画家对深圳博雅画廊邀约作画销售等事宜沟通与讨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艺术市场对于经营方和艺术家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需要磨合探索的领域,足见深圳美术馆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市场起步的重要导引作用。

  关注都市艺术和现代水墨,打造公共服务型美术馆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唯一一家美术机构,深圳美术馆很快与全国各地的知名美术家建立联系,蒋兆和、朱屺瞻、唐云、吴冠中、关山月、周昌谷、宋文治等先后在此举办展览,有的经常来深圳过冬甚至长期在深圳居住,与深圳结下深厚的情缘,他们参与深圳的美术活动,为深圳美术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留下佳作,这对于一座年轻的城市,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大羽推荐南艺图书馆馆长联系代购图书并代售南艺老师的作品;吴冠中请转至香港《明报》的稿件;白雪石请转画给香港《文汇报》参加画展;沈鹏推荐赖少其的展览;赖少其说明展览情况;林墉推荐收购天津画家杜滋龄作品;李世南求购《徐渭画卷》 ;蒋兆和委托买相机;宋文治求结清稿费并换外汇为安徽博物馆画家购买彩电;朱屺瞻请联络纽约东方画廊举办展览并为协助其女婿在美定居;姚有多委托照顾赵朴初先生的侄女赴美国留学经深圳、香港的相关问题;谢稚柳请接待上海青年作家;唐云在深圳借款、还款;杨仁恺请求代购香港九龙黄医生治手颤药物……

  展览中,各种与美术相关或杂七杂八的生活琐事见诸信札,俨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生活的鲜活图景。只字片纸连缀的历史线索,甚至一些措辞和落款,都显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当时美术家的生活状态和品格风范。同时,更能从中见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老一辈深圳美术馆人扶老携幼,给予艺术家无微不至地服务与关心,值得敬佩的奉献意识与服务精神。

  建馆40余年来,深圳美术馆利用特区“文化窗口”的作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积极推进海内外艺术交流。深圳美术馆也从最开始仅具有单一展览功能的“深圳展览馆” ,逐步发展为集展示、收藏、研究、推广、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美术馆。2001年以来,深圳美术馆把“关注当代都市艺术,关注本土艺术”确立为自身的学术定位,策划举办年度中国当代艺术专题展和深圳本土艺术专题展等活动,一步一步与大量优秀中青年美术家建立合作联系,通过系列品牌性的展览,确立了在当代都市艺术领域和水墨现代性转化发展领域的学术地位,推进中国当代都市艺术和现代水墨艺术的发展,也塑造一座城市美术馆的特殊形象。

  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教育与服务是深圳美术馆一直非常重视的职能。近年来,深圳美术馆通过“艺术面对面”“家庭相册”“画梦”等系列活动,将艺术作品、讲座带进学校、工厂、社区,为民间美术爱好者举办展览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及广大民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拉近了美术馆与市民生活的距离,积极共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打造公共服务型美术馆。

  “一座美术馆的历史,是一个与无数美术家交往的历史。而一座美术馆的历史的悠久程度,则与这种交往的深度有关联。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陈履生如是说。深圳美术馆的历史并没有像中国美术馆等其他美术馆那么悠久,但基于改革开放,在很短时间内突出了它的专业地位,也与我国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重要的美术家建立起联系。就是这样一个并不是很大的建筑,延伸了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很多故事,可以说这在美术馆发展史上留下了非常独特的一个历史奇观,也是深圳城市发展史上的独特记忆者、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