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场特大地震,让美丽而宁静的青川县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十年间,一群青川文艺人,奔走在城市乡村间,穿梭在曲折山路里,用文字描绘重建故事,用镜头记录家园变迁,用歌声温暖家乡山水,笔墨挥毫,丹青留名……
十年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200余场,覆盖全县所有239个村和社区,受益群众20余万人次;300余幅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展览中获奖,5幅作品被国家档案馆等机构永久收藏;国家、省级会员从33人发展到198人,1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工作者,2人获巴蜀文艺奖。十年来,青川文联三次被四川省文联表彰为先进单位。青川文艺正如一首嘹亮的青川山歌,以更大的作为、更实的担当,在青川这片青山绿水间重新唱响。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坚持以作品立身、用作品说话,青川文艺逐渐成长为展示青川形象最靓丽的名片。200余幅摄影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展览中获奖,其中《好帮手》 《重建之路》等5幅作品分别被中央档案馆、四川美术馆永久收藏,展现青川美丽自然风光、独特民俗人文的摄影作品被《人民日报》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家地理》 、中新社等国内各级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宣传青川、助力青川生态旅游的重要抓手;创作歌曲30余首,其中《浙江青川一家亲》成为灾后重建中联结浙江青川两地的重要情感纽带,反映青川风俗人文的《家在山间》 《二面麻柳叶》唱响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并获得金奖, 《我要回青川》《我在唐家河等你》成为凝聚青川情怀的精神纽带; 80余幅书法作品入展国家、省、市各级展览和获奖,青川成为广元市书法创作重镇;民间文艺作品《川北薅草锣鼓》 、摄影作品《毛冠鹿》获巴蜀文艺奖。出版文学作品20余部,百余篇小说、诗歌在各级文学报刊刊登,其中《幸存者说》 《木牍之光》等纪实文学作品成为记录抗震救灾这一伟大历史壮举的重要史料,小说《晴川》在《中国作家》杂志连载刊登,组诗《突围而至》获第二届中国剑门蜀道诗歌节金奖;反映抗震救灾英雄人物的《石青川》等3部电影登上院线。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仅成立两年的青川薅草锣鼓艺术团办公场所和用房被毁于一旦,但仅仅过了三天,年轻的团员们就集中到一起排练节目,他们深知在这艰难的时刻,更需要文艺工作者站出来,为受灾的父老乡亲们加油鼓劲。“震不垮的青川人、震不垮的中国精神”“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些响彻整个灾区的口号,通过文艺活动鼓舞了更多群众,开启了广大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投身灾后重建的燃情岁月。
2012年开始,青川县开始开展“百场文化下乡”“百场广场文化”活动。从此,不论是高山还是平坝,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总能见到送文化下乡者的身影,不仅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成为党和人民的连心使者。
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结对子、种文化”“到人民中去”等三大主题活动,县文联坚持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到基层一线开展送演出、送春联、送年画、送幸福照等活动300余场次,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开展“文艺为脱贫攻坚助力”活动,编排了《同学,你好》 《贴心人》等小品,组织文艺队伍到全县79个贫困村开展文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脱贫攻坚的士气和干劲。
十年来,文艺已成为青川人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大餐,成为凝聚青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不屈力量的精神动力源泉。
文艺人才不断涌现
青川县文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开展联谊活动、笔会、讲座等形式,发现、团结社会各阶层文艺人才,特别是注重向基层倾斜,注重乡土文艺人才队伍的培育。
2017年,青川县文联开办了“木牍之声”文化大讲堂,文化大讲堂围绕战国木牍文化、三国文化、古氐羌文化、青川民歌、青川民俗等十个课题,开设书法、摄影、音乐、绘画、戏曲、“非遗”传承等六个专题讲座,旨在为全县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构建起常态化的文艺学习交流机制,传播青川本土历史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艺交流氛围。开办以来,参与讲堂的文艺爱好者已达1000余人次,一批来自基层的乡村教师、青年学生、农民、个体商户脱颖而出,成为青川文艺新的重要力量,两名摄影、书法工作者赴美国、法国开展了文艺交流。
青川县文联主席 王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