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厦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我有幸作为讲解员全程陪同讲解介绍,见证了两位领导人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赞赏和高度评价。
19时5分,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来到展厅,见面握手后,习近平主席走向闽南影雕展位,亲自向普京总统介绍了闽南影雕和惠安女服饰的特点。此后,两位领导人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黑胆石雕刻、莆田木雕、脱胎漆器、厦门漆线雕、大漆工艺等福建非遗项目,两位国家领导人边听边看点头称赞。讲解结束后,习近平主席亲切地和我握手,普京总统也再次和我握手。
这次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具体执行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展示了闽南影雕、莆田木雕、厦门漆线雕、福建脱胎漆器、大漆工艺等福建最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侧面反映了福建省、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闽南人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它的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需要代代相传。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带人们走进闽南人的精神家园,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技艺、智慧、理念,感受闽南文化的神韵与魅力。
厦门漆线雕技艺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约400年,是厦门传统的手工线雕技艺。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漆线雕用陈年的砖粉、大漆和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锤打成为柔软而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 ,再由手工搓成“漆线” ,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或漆器上用“漆线”盘、结、绕、堆,塑造浮凸的图形。
莆田传统木雕技艺以精微透雕见长,还擅长精妙的人物圆雕,对人物神态、衣纹的表现有独到之处。其传统工艺程序为:选材相木、捏泥塑稿或画初稿或打腹稿、勾轮廓线、打坯、修光、开面、肖影、手脚、锦花、细景、磨光、表面装饰、配底座、配锦盒。其以精到的“斧头功”打坯,定型准确,作品接近完成时还有一道精细的“修光”程序,其中的生漆推光处理工序有重要的工艺价值。
影雕是用金刚凿针在打磨平整的石头上雕琢“针黑白”的工艺,是石雕艺术的一个门类。闽南影雕乃惠安籍石雕大师李周于清代首创,在厦门传承发展形成极具特色的惠和影雕。影雕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工艺技法,艺术形象逼真,犹如摄影,分为黑白影雕和彩色影雕。影雕不怕风吹雨淋,不褪色、不变形,可永久收存,有较高的艺术、经济价值。
福州脱胎漆器渊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漆艺,植根于闽南丰厚的文化土壤,传承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沈绍安在继承中国髹漆技艺的基础上创立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他通过对旧匾额的分析、研究,重新恢复了传统的“夹纻胎”技法,福州脱胎漆器是脱胎技艺与髹漆艺术有效结合的产物,其质地轻巧坚牢,造型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亮,纹理清晰秀丽,自成一格,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等优点。
大漆工艺是以纯天然漆树汁液为材料,层层涂在木器上,共经124道全手工工序完成,融合了中国传统工艺和现代审美。御案表面印有艺术造型书法“花开富贵” ,寓意繁荣美好。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区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体系,共有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6项、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21人,建立了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出台了《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办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厦门市各区结合各自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了“一区一节”文化品牌活动。如海沧区“保生慈济文化节” 、湖里区“福德文化节” ,集美区“端午龙舟文化节” 、思明区“郑成功文化节”等,积极开展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闽南文化进社区活动;抓好有特色的重点文化项目,如南音唱腔比赛、莲花褒歌(山歌)比赛、闽南语原创歌曲比赛等;鼓励、支持、推动各单位、传承人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传习中心、鼓励传承人创新与发展,建立非遗档案室,形成完整的资料储备;在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助力鼓浪屿申遗。
此次展览凝聚了众多工作人员的劳动,展品经过精心挑选,多次进行现场调整,反复对展厅进行布置,最终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场气氛非常好,整个参观过程充满祥和的气氛。而我在接到担任解说的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对拟展示的项目做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包括其历史、工艺、技术、传承、特色等方面的要素,还和有关单位传承人进行交流沟通,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准备。再次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我的心中依然满怀激动,习近平主席对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传统工艺是那么熟悉了解,普京总统对中国的传统工艺的兴趣,都让我感到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