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文化发展
栏目:视点
作者:陈光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文化同样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说到底还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即“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传统的表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次增加了“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以及“生态环境需要” 。应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属于经济工作的大范畴。然而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文化发展同样重要,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赴外旅游人群的增加,中国消费者在国外的素质问题也屡屡被媒体报道,这其中的确有某些消费者文明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不过从深处来看,很多所谓的“素质问题”与商家在供给方面考虑不周密不可分。比如前段时间的“济州岛机场垃圾事件” ,后经过媒体深入报道分析,事件的成因并不简单是游客素质的问题,而与当地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说,通过在供给侧方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更高层面的消费需求,有助于引导和提升消费者的文明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 ”为什么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能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而变呢?为什么有些企业宁可赚满足低端需求的“小钱” ,却不去赚满足中高端需求的“大钱”呢?说到底还是因为创新和改变是需要成本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在质量和品位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社交、文化、审美等更高层面的消费需求逐渐显现,带来了一些“行业性的红利” 。一些企业在追逐红利的过程中只注重短期迎合,不做长远经营,把大众消费变成了“消费大众” ,这种急功近利、集体搭便车之举,对于行业创新是一种“逆淘汰”的效应。当前,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市场引导,将能有效激发全社会对文化创新的热情,迎来文化创新的蓬勃发展。

  正像前面所说,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可以说是迎来了“行业性的红利” ,旅游、电影、演出等市场持续火爆,一些融合了互联网、视听新技术等形式的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迅猛。同时,在资本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冲击下,文化产业也存在着某些低端、盲目、短视、畸形发展等问题,尤其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上还有诸多不足。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文化产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味着提升内容品质和创新运营模式,其中包括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不同于普通产品,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失去了。文化的消费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文化对于人的潜在影响是长久的。可以说,文化是本大帐,市场算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潜在的价值或许不应一时之需,却可能是一世之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文化消费层次升级,能够培育更加良性的市场环境,从而赢得未来的市场、赢得观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经验表明,文化产品“卖出去”比“送出去”效果更好,充分利用企业主体和市场手段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的文化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国际市场规律,满足国外观众需求的文化产品;而要满足国外观众需求,就需要了解国外观众的消费心理,进行有别于国内市场的个性化、针对性的设计和生产。当前影视、图书、演艺等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成效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匹配,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在于供给出了问题,对国外的文化消费心理研究不够。比如国内一些电影产品,虽然在制作方面积极借鉴好莱坞制作模式,邀请国外演员、编剧等参与,模仿好莱坞增加中国元素的方式增加国际元素,但仍然停留在浅层次,对于内容精神的深度挖掘不够,走出去效果不太理想。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国美学精神中适应当前文化消费心理的内容,同时从供给侧出发,研究国际市场规律和文化消费心理,以先进的运营理念为指导,着力提高我们文化产品的内容品质和针对性、适应性,才能够增强文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