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后现代叙事派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complete="complete" oldsrc="W020160414688584017819.jpg"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9/201604/W020160414688584017819.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巴黎·雾霾中拿扇的女子(布面油画) 陈豪</font></p>
<p> 在美国,很少人听说过陈豪这个中文名,但有不少人知道有个叫“CH”的中国人,造了个全新的英语单词“Narrationism” ,并新创了艺术流派“后现代叙事派”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风格,“后现代叙事派”运用后现代的方法并使用艺术创作工具在画布或其他材料上“讲述”后现代故事。叙事种类各异,如:任何独特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小说、诗歌、寓言,或哪怕只是一个生活片段。后现代叙事派试图把许多彼此对应、关联的事物放在同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现在作品中,如:东方与西方、过去与现在、老迈与年轻、柔软与刚强、安静与嘈杂、缓慢与快速、黑暗与光明、过时与时兴等。在绘画上,后现代叙事派具象而写实,但不拘泥于笔触的技巧性。由于后现代叙事派引进了文学元素,使得美术作品更加富有思想内涵和情感能量。因此,它又像文学作品,或称后现代小说绘画、文学摄影和寓言雕塑等。其创作的基本要素和特点包括:主题的象征性、事物的对比性、意蕴的想象性、心态的表达性、意识的取悦性、动态的赋予性、人物的简捷性、思考的鼓励性、时态的转变性和线路的多维性……</p>
<p>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留学前,我对后现代艺术的印象还比较模糊。来美后,我也曾探学于几所名校之间,而最终选定1801年建校的南卡罗来纳大学,师从古纳思·斯焦奥兹丁司教授专攻后现代视觉艺术,并获工作室艺术(Studio A rt)硕士学位;就这样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才逐步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我早期的后现代叙事派作品之一,是1991年发表在《大众摄影》杂志上的《太空时代的蒙娜(丽莎) 》 ,之后还陆续出版了专著及画册《纪实摄影作品的后现代主义战略研讨》 (英文版) 、《后现代叙事派》 (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版)等。</p>
<p> 纵观人类艺术佳作史,其实就是一部叙事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的洞窟艺术至当今的i Pad指画艺术,我们不难发现,艺术作品真正的生命力之一是它的情感和内涵,而且还应该是思想性、艺术性和视觉性的有机统一。由于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已不满足过去那种简单的叙事模式,因而把故事放在“后现代”这个平台上来讲述,无疑是一种选择;从而也赋予了作品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p>
<p> 近年来,我在后现代叙事派的油画创作中,将重点放在了人类环保的主题上。先后创作了《遗保》 《冰融》和《雾霾》等系列:如作品《卢浮宫·革胡作品第7号》 ,讲述的是“全球变暖冰融泛滥,怒水淹覆艺殿卢宫”的故事;又如油画《巴黎·雾霾中拿扇的女子》 ,作品直面雾霾对地球人的危害。虽然画中的人与景都选在西方,但具有东方色彩的服饰和折扇,喻示危难非一地一域,而是整个地球之大事。 《诗经·豳风·鸱鹗》中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这些环保系列作品就是提醒世人要“未雨绸缪” ,警觉行动起来,这也是我与后现代叙事派要继续努力之处。</p>
<p align="right"><font face="楷体,楷体_GB2312">(陈豪 发自美国加州)</font></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