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逃离北上广……近些年来,有关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的话题屡见不鲜,甚至每每成为社会焦点;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议题再一次成为两会委员代表案头口中热议的话题。在资源稀缺和人口压力巨大的环境下,中国如何弥合城乡差距?怎样保护农村传统文化?而对于城市,亦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很多代表委员的眼中,城市与农村的共建应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从城市剥夺农村,到城市反哺农村,再到城乡互补共生,这或许才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所在。
缓解“虹吸”效应,还需“看得见的手”
许钦松(全国政协委员)
随着中国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中心城市以及其他核心一二线城市的经济腾飞,与之相配套的文化生态也随之调整,文化人才的分布格局更是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文化人才离开他们原本土生土长的地区,聚集到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而另一方面,其他非核心城市和区域的文化生态遭遇“沙漠化” ,文化人才大量流失。
这种文化人才分布极端不合理的现象何以造成?核心城市的物质条件日益增长使得相对应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文化人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流向需求较大的区域;核心城市拥有更多的文化机构和更优越的文化条件,这些文化机构为文化人才的生存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及经济支持;另外,核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也成为人才聚集的主要原因,由于文化人才之间的交流、机会的互相介绍等因素,核心城市会更容易吸引人才,形成迅速膨胀的局面。
目前,核心城市所能提供的文化机会远远消化不了不断涌入的文化人才,供给大于需求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无法在核心城市找到施展文化才华的机会,或者不能从事与之文化水准相匹配的工作,造成优秀文化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而非核心城市(包括非核心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由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尚未大量出现,使得文化市场非常薄弱,导致文化人才的不断外流,越缺乏文化人才就越难以培养文化氛围,进入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导致很多非核心城市,特别是基层,严重缺乏可供人民群众欣赏的文化产品。另外,很多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文化形式,由于文化人才的外流难以有效承继,造成部分文化品种的消失。同时,文化人才聚集在某些区域也使得文化形式走向单一。
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到的手” ,往往会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某些盲目与不合理;另外,文化产品作为承载一定价值导向的载体,除了是一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商品之外,还具有教化、传递主流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等作用。因而,政府在文化生态上,特别是在文化人才分布上的宏观调控显得格外重要。在文化人才的税收政策、津贴、奖项设置与评选等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对在非核心城市工作的文化从业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和政策倾斜,鼓励文化人才到基层去发挥作用。非核心城市的地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去解决当地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不足、需求不旺盛等问题。例如,政府可以考虑提高财政支出中文化类别的比重,通过政府支出购买文化产品,一方面能为当地的文化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能解决当地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
文化企业和民营机构是解决大量非核心城市文化人才安置和生存问题的重要机构,地方政府在税收和基金补助等方面应该重点为这些企业和机构投入资源,为当地的文化生态摘掉“沙漠化”帽子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