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情怀——米哈尔科夫和他的电影纪录片
栏目:视线
作者:吴江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不久前,俄罗斯电影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度过了他的七十寿辰,俄罗斯政府和电影界举办了一系列影展、回顾展、研讨会,向这位享誉国际的俄罗斯电影大师表达祝贺及敬意。

  米哈尔科夫自14岁以演员身份步入影坛,其后饰演的角色和执导的影片不断彰显他的艺术才华。如《西伯利亚理发师》《12怒汉》 《烈日灼人》 《乌尔加》以及今年推出的《中暑》等电影更是在俄罗斯国内外广获赞誉、获奖无数。如果说俄罗斯当代电影近年来逐渐为国人所知,那么首先应归功于米哈尔科夫的上述影片在国内的影响,而电影纪录片无疑也是其创作的一大亮点。

  米哈尔科夫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身边的亲人为对象,持续追踪和记录人物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他的首部纪录片《安娜成长篇》就是一部记录自己大女儿成长历程的纪录片,从1980年开拍以来持续了若干年。这是一部人物履历式的纪录片,米哈尔科夫年复一年地向女儿安娜提出同样的问题,谈论同样的话题,目的就是了解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如何发生变化,又如何随着不断变化的世界而改变自己态度的。而安娜的青年时代恰逢苏联历史上的沧桑巨变,这一时代背景也被记录并反映在影片中。

  米哈尔科夫选择这样的纪录电影形式,得益于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迈克尔·艾普特曾推出了一项规模宏大的纪录

  片项目。他曾选定一批婴儿为拍摄对象,每7年跟他们聚会一次,谈生活,询问同样的问题,然后与以前的对话相比较。最近的一次聚会是在2012年,他的主人公们已经56岁了。而类似的项目1991年艾普特与纪录片导演谢尔盖·米洛什尼琴柯在俄罗斯也合作开展了一个,片名叫《俄国人生七年》 ,该项目持续至今。米哈尔科夫的《安娜成长篇》便是受其影响,与谢尔盖·米洛什尼琴柯一起创作完成的。

  影片的制作形式借鉴了《俄国人生七年》 ,但内容和表现方式则完全不同,叙事的空间也更加宽泛。因为是父女,日常生活中所有的父女情感、亲密关系都避免不了公之于众。同时,安娜和她的父亲在影片中不仅是米哈尔科夫家族的成员,也是有分量的艺术形象,代表着不同层次的感知空间。这部影片被许多评论者当作米哈尔科夫最重要的纪录片作品。

  把身边亲人当作对象拍摄的还有两部影片,即《父亲》和《母亲》 。这两部影片记录和表现的正是导演自己的亲生父母。米哈尔科夫在这两部纪录片中的表现手法上是截然不同的。在《母亲》中,米哈尔科夫采用旁白的方式来叙述和表达对母亲的爱、对家的眷念、对母亲给予自己个性培育的感激。观众目睹他是如何把自儿童时代对母性的温柔感情呈现在影片中的,同时也有米哈尔科夫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应该说,这不光是一部电影纪录片,更像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朴素无华的诗歌。

  而影片《父亲》的风格则大相径庭。米哈尔科夫的父亲谢尔盖·弗拉基米罗维奇·米哈尔科夫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剧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曾担任过俄罗斯作协主席。拍这部纪录片时他还健在,身体也结实。米哈尔科夫同样热爱自己的父亲,但“父与子”这一延续俄罗斯文学史上百年的主题,再一次精彩地呈现在两代文化精英之间。影片的叙事采取的是冷静的目光加丰富的史料和现场对话。这回不再是导演的现场旁白了,因为导演完全控制不了谈话的节奏。对话经常似有似无,各说各话。导演在片中也坦言:“与父亲对话的确非常困难。有时候会出现幻觉——我的父亲是谁?好像我差不多没有父亲。我回过神来想,我完全不了解我的父亲。我觉得我爱他,可是到了最后,还是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于是,导演开始长时间采访他的父亲,和他拉家常,而父亲总是点到为止。

  有意思的是,影片中他们之间的对话始于争执。米哈尔科夫问:“当年你为什么抽我? ”“我没有抽你啊! ”老米哈尔科夫回答,而此刻米哈尔科夫正在读他父亲的信,父亲在信中承认,因为儿子打架而“抽”过他。“我不记得了! ”老米哈尔科夫在镜头中抵赖:“有文章说我脱下你裤子,用皮带鞭打,还出了血,我没有啊! ”“但家庭纪录片里刚好有这回事。 ”米哈尔科夫笑着说:“你扯下我的裤子,抽了我。 ”“这是家务事。 ”老米哈尔科夫说。 “他说是‘家务事’ ,就是他不想谈了。 ”米哈尔科夫解释说。纵观全片,米哈尔科夫总是千方百计想要打开父亲关闭的心灵通道,戳开他全力构建的社会形象,撕破他抵御外部力量的铠甲。但米哈尔科夫越是以这种方式企图揭示他父亲更为真实的内心世界,结果却适得其反——父亲好像在跟他捉迷藏。关于历史以及他对历史的态度,影片只能问计于史料和同龄人。

  除了家庭的人物纪录片,米哈尔科夫还制作了许多涉及俄罗斯历史、文化及艺术的纪录片。上世纪90年代,米哈尔科夫拍摄了纪录影片《祖国的感性之旅:俄罗斯绘画的音乐感》 。这部影片中,米哈尔科夫的观念和创作手法与众不同——它看上去是一部科普影片,面向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介绍俄罗斯画家的经典绘画。但在讲述完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故事后,米哈尔科夫突然改变了叙事手法,开始用油画中的情景讲起了故事:他先用镜头“掠过”画面,然后局部放大扫描,最后窥其全貌,在这个过程中配之以米哈尔科夫的“御用”作曲家爱德华·阿尔德米耶夫谱写的音乐,而画作里所描绘的人物和情节则由演员用“旁白”来述说,就像一出广播剧。这样,一张油画仿佛顷刻间成为一部影像版的故事片,其中既有演员的表演,还配之以音乐和剪辑过的镜头。影评家们对这种解读方式褒贬不一,但如此“跃然纸上”的方法却是米哈尔科夫匠心独具的创造,后无来者。

  2003年,米哈尔科夫制作了一部7集的纪录片——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俄罗斯的选择》 ,每一集讲的都是革命时期的人物和故事。纪录片充分代表了米哈尔科夫个人的历史观和对历史问题的看法。纪录片表现了革命时期俄罗斯移民的悲惨命运,展现了像邓尼金、弗兰格尔和高尔察克这些俄罗斯当时的名人,以及数以千计的普通人,在他们被驱逐出俄罗斯之后的遭遇。在这部纪录片中,米哈尔科夫已将他今年完成的故事片《中暑》中的情节和意境提前揭示了出来,而纪录片中对历史档案的阅读产生的震撼比之后的故事片更加强烈。

  俄罗斯20世纪早期的历史主题至今仍不断激发米哈尔科夫的创作动力。他成为一系列历史人物纪录片的导演、编剧或主持人,这些作品的主题相互契合和延伸,都是在触及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悲剧和新出路。影片《55》 《异域》 《自己的土地》中,米哈尔科夫也在孜孜不倦地找寻,以何种形式来解决时代的困惑。他在历史中回望,指向“老”俄罗斯神话般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敏锐地察觉新人的身上凸显着旧人的痕迹,而在两者之间,米哈尔科夫尽其多年努力试图克服这道世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