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件艺术作品阐释红旗渠精神
扎根生活是最大的浪漫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太行秋色(摄影)  吴建新

  没有去过红旗渠的人,怎能想象那一渠清水对于林县百姓究竟有多么重要?怎能想象那个年代的红旗渠工程是多么艰险?

  12月9日,“问渠” ——中国文联第八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视觉艺术)高级研修班学员暨林州艺术家红旗渠精神主题作品展在京举办,中国文联党组领导全部出席了开幕式。243件艺术作品,在“土地”“丰碑”“传承”三大展览板块的统领下,与历史照片、文献相结合,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红旗渠从建设到完成的历史、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传承。这次展览由中国美协、中国民协、中国摄协和中国书协担任艺术指导单位,罗杨、王瑶、徐里、潘文海等协会专家逐一审核入展作品,有的专家还对作者提出了创作和修改建议。“我们的一个目标是让没有去过红旗渠的人能够为这个人间奇迹所触动、所感动。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傅亦轩介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后,研修院就考虑如何将讲话精神贯彻到教学中,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艺术家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在中青八班研修期间,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文艺研修院院长李屹分别为学员授课、与学员座谈,引导学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中国精神是非常宽泛的一个概念,我们一定要落小、落实、落细,找个具象的代表。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50年前林州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所鼓舞。 ”傅亦轩说。

    离开脚下的土地是走不远的

  “问渠” ,是曾经带领林县百姓奋战红旗渠工程的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为展览的题字。当天,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也来到展厅,赵实、李屹等中国文联党组领导陪同他观看展览,并亲切交谈。赵实紧紧握着老人家的手,感慨地说:“红旗渠的事迹感动了几代人,您是时代的楷模,是真正的英雄! ”

  在展厅里,那面由50位健在的修渠人的肖像和50位红旗渠少先队员的肖像所组成的照片墙是最大的亮点。这些老人的肖像是林州摄影家于2014年拍摄的,他们饱经风霜、像大山一般质朴的面容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中青八班的摄影艺术家用镜头留下现在红旗渠孩子们的笑容,希望那份传承能够世代相袭。

  这是一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但它的成功,源自所有人的坚持。有学员说,好几次都觉得展览要“胎死腹中”了,因为大家有自己的创作任务,有很多工作,甚至需要牺牲经济利益、花较长时间专心于这个主题创作中。但大家做到了。

  而一开始,不少学员对这次学习是不理解的:红旗渠跟我有什么关系?早知道学习的内容与红旗渠有关就不来了,到北京学习是为了接近大师、接触协会。如今,学员们却表示,这次学习、创作、展览改变了他们的艺术之路、他们的艺术价值观,让他们未来的发展之路更加与脚下的土地接近。有学员说:“原来我习惯往上看,看国外的大家、国内的名家,总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现在我真正感受到,我离不开脚下的土地,离不开中国五千年历史,离不开我的民族,离开这些,我是走不远的。 ”而这正是研修院通过教学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成果。

悬崖除险(影雕)  庄晏红

  为有源头活水来

  研修班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内容却是丰富的。今年6月,中青八班学习了红旗渠精神的相关材料,观看了《红旗渠传奇》纪录片并听取了总编导朱玉的辅导讲座,赴林州深入红旗渠体验学习。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后,学员们满怀着激情,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了对红旗渠精神的崇敬。厦门市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庄晏红闭关3个月,创作出影雕作品《悬崖除险》 :红旗渠除险队长任羊成终日带领队员们腰系大绳,飞崖下崭,凌空除险,扫除障碍,被群众称为“飞虎神鹰” 。庄晏红在创作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的笔与红旗渠好像紧紧连在一起,红旗渠精神不断地感动自己。

  “红旗渠,简直是最伟大的艺术工程! ”在油画家吴笑天的印象里,静静流淌的红旗渠河水,与巍巍太行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油画《红旗渠》把太行山林县最具代表性的山的特色即悬崖峭壁与林县干涸的土地、丹霞地貌组合在一起,白色的云雾缭绕在山间,作品着重表现青年洞工程。“我站在那里很激动,感觉过去青年的热血好像没有冷却。那时正好朝阳染红山体,就像那些青年的热血,我的热血也沸腾了。 ”吴笑天说:“什么是革命浪漫主义?我们对艺术、对工作、对生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等于不浪漫,革命是最大的浪漫。搞艺术,扎根于生活,这是最大的浪漫。 ”

  和油画、摄影、泥塑等具象的视觉艺术相比,用书法这种抽象艺术去表现红旗渠精神,让书法家李明着实费了一番脑筋。他有感于太行山的坚毅、红旗渠的蜿蜒,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却因没有遥远的时间感而放弃;而最终选择了红旗渠刚完成时反映当地百姓喜悦心情的民歌作为创作内容。“民歌内容质朴,语言简洁,更有时空感,更有震撼力。 ”他用质朴的书体去书写这首民歌,不要华丽,没有雕饰,每一笔都带有涩涩的感觉,让线条、空间更加实在。“我希望通过这种无声的渗透,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不是把内容简单一抄。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林州儿女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 ,留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许多故事,如果我们多讲几遍,也许就能成为经典流传于世;如果我们不说,就会慢慢湮没在岁月长河中,最终没了踪影。 ” 《人民日报》摄影部副主任雷声作为学员代表,在展览开幕时表达了心声:“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我们责无旁贷,要用自己最优秀的艺术作品,把红旗渠这面精神旗帜,牢牢地插在一代又一代后人的心灵高地之上,让他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不断续写光荣与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