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仓健在中国的千里走单骑
栏目:视线
作者:曹培鑫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千里走单骑》剧照

  小田刚一在中国“文革”后引进的第一部外国电影《追捕》中担任男主角,而这成了这位日本演员和中国电影观众最具历史意义的相遇。日后,他以“高仓健”这个充满阳刚韵味的名字,被一个泱泱大国的亿万观众所记忆和景仰。他为彼时文化封闭的中国,创造了一个几乎全新的男性性别形象。而此后的36年里,他从未离开。虽然,他在生活里,正如在银幕上,不可挽回地垂垂老去,可是他创造的沉默、忠诚、尽职又内敛的独特性格类型,却跨越时空,打破文化与政治的藩篱,活在电影观众的心中,历久弥新,从不褪色。

  西方电影评论家普遍认为,虽然高仓健25岁就进入电影圈,但他真正成为国际知名的电影演员,还是在其与好莱坞巨星麦克·道格拉斯演对手戏的电影《黑雨》播出之后。不过这些电影评论家常常忽视的一个事实是,早在《黑雨》上映前很多年,高仓健就已经成为中国亿万电影观众心中的巨星。他在西方电影圈还籍籍无名的时候,在中国的星光大道上,早已驰骋千里。高仓健在西方与中国电影圈冰火两重天的奇特境遇,似乎正可以用他与张艺谋在2005年合作的影片《千里走单骑》来形容。

  高仓健出生于1931年,以明治大学的商科学历,因为偶然的机会进入电影圈。从1956年以其参演的第一部作品《电光空手道》登上银幕,到2012年最后一部电影《致最亲爱的你》 ,他共创作了205部银幕作品。就在病逝前不久,他还在医院里计划自己的下一部电影。

电影《追捕》海报

  高仓健不仅是多产的电影演员,他勤奋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表演也为他带来了无数荣誉。他曾获得20多个重要的电影奖项,包括五届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1998年,他更是被授予紫绶褒章(由日本政府所颁发的褒章之一,授予在学术、艺术、运动领域贡献卓著的人) ;2006年获选文化功劳者; 2013年获得日本文化界最高荣誉“文化勋章” ,成为继森繁久弥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电影男星。

  如今,回看1978年在中国上映的《追捕》 ,实在是一部编剧烂俗的好莱坞式警匪片。虽然因为有当时中国众多的配音大家共同参与,创造出了一部技术完美的译制片,可是无论从情节设置还是其他演员的表演来看,这部原名为《涉过愤怒的河》的警匪片,都难以称之为电影佳作。而对照中国1978年的社会现实,这部电影当时所获得的热烈反响,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经过十年的文化封闭与极度排外的社会生活的煎熬,中国观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如饥似渴的好奇与期待。而高仓健正是在此时,从银幕上走进了观众的日常生活中。

  1999年,高仓健将自己参演的影片《铁道员》毛遂自荐给中国。他在电影合同中,特别要求拥有此影片的中国放映权。此后他还通过中国驻日大使,推动影片在中国的播放。二战期间,高仓健的父亲就曾经在中国东北的铁路部门工作,而这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缘。他还委婉地表示,希望当年为自己在《追捕》中所扮演的“杜丘”做中文配音的毕克先生能够再次为《铁道员》配音。双方善意的态度和积极的配合,最终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在高仓健辞世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曾高度评价其对中日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中国政府鲜有对外国演员的公开赞誉,这应该是对高仓健这份中国情缘最庄严的回应。

  2005年,已经74岁高龄的高仓健在张艺谋的多次邀请下,终于同意主演《千里走单骑》 。在影片中,高仓健扮演生命垂危的日本青年高田健一的父亲,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他独自一人,到中国云南省探访面具戏艺人,并准备录制一部《千里走单骑》的表演。最终,他虽然未在健一去世前完成录制,然而那段充满波折的云南之旅,却带给了他别样的人生感悟。

高仓健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致最亲爱的你》剧照

  从《追捕》到《铁道员》再到《千里走单骑》 ,历经近30年的时光流逝,高仓健以近乎刻板的硬汉形象,活在银幕上和中国观众的心里。戏里,他不断处于冲突跌宕的情节之中:在《追捕》里,主人公在险恶的社会势力营造的黑幕里左右腾挪,为追求社会公正历经险阻;在《铁道员》里,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的冲突虽然平缓,却暗流涌动,老铁道员成了一个即将过去的时代的谢幕者; 《千里走单骑》里面的高田老先生,纠缠在一段近乎决裂的父子关系中,不能自拔。人物表演看似平静,内心冲突却汹涌澎湃。

  而在戏外,高仓健的生活似乎没有那么多的色彩:与自己初恋情人持续15年的婚姻,没有儿女; 50年的时间,由同一位理发师为自己理发,理发师也成为他为数不多的挚友;与日本导演降旗康男跨越20年,合作超过20次——在这个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里,高仓健一直像一个孤独的隐士,不受外物的诱惑,独自骑行,放马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