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熙载夜宴图》《汉宫春晓图》等古代画作中,我们不难看到屏风、青铜器、玉石摆件等物件在中国古代室内居所中的存在,它们成为世家文化风雅和趣味的集中展现。而今,在家宅居所内却少见雕塑的踪影,大概也只有在高端会所和新开业的楼盘样板间里还能见到装腔作势的盗版“大卫”。
5月18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为宅雕塑:2014全国雕塑艺术进家庭计划”艺术创作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组委会即日起至6月30日面向全球雕塑艺术创作者征集作品,并将于10月18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举行“为宅雕塑:2014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展”开幕式,并揭晓大赛获奖团队及作品。当下,雕塑界提出“为宅雕塑”的理念,业界议论纷纷——为怎样宅?雕什么塑?
“宅”的概念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所看重,它所承载的含义比起功能本身更具有价值和延展性。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大众而言,“衣食住”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家宅是基础的建筑单位,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人的身心与空间达到精神契合的归所。“宅”既可以是一个建筑实体,又提示着某种私享空间,更是一种行动本身。
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市民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普遍的物质消费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对精神享受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宅属空间作为相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私人场所,在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更为突显,也提供给空间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的可塑性;个人空间的塑造,既是个体区别于群体的所在,也是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方式,传递着个人化的表达。“宅”是对空间的营造,同时它也需要居住者的关注。宅属空间中的居住者,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需要精神的依托。在忙碌的工作和获取物质积累的过程中,精神上的充盈或匮乏无法度量,而雕塑艺术,在此可以以独特的方式与宅属空间产生对话,为居住者营造艺术性的精神归所。
“近些年来,家宅中雕塑的展示和收藏,主要在有一定收入的高阶阶层家庭中,但我们更希望中端收入家庭也可以有收藏的行为出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大赛艺委会主任孙伟说。对受众而言,自身的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区隔尤为重要和明显,然而自身与社会进行交流的方式往往却是从家庭环境中获得,家宅空间的营造对于个人而言意义重大。
“在过去,雕塑主要在公共空间和美术馆、博物馆中进行展示,但现在,它也出现在四合院中、出现在一些家庭的桌面上……雕塑开始进入家庭。”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说,雕塑进入家庭,这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过程,让生活充满艺术氛围,同时也对雕塑艺术提出新要求——从静态展示的雕塑,向多媒体交互创作和展示的形式转变,对雕塑艺术家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雕塑艺术在当下不仅是本体的表达,它更与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其它成分一起形成特定的景观,为“空间”的存在提供了依据。雕塑艺术对空间的塑造,是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成为私享的景观,为个人生活增添妙笔之趣。“为宅雕塑的概念中,我们将探索宅属环境(私宅、宅院、个人空间)中,艺术品的存在属性、空间位置、陈列方式,运用雕塑艺术创作与宅属环境设计相结合的形式,创作出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合一的艺术性空间。”孙伟表示,“为宅雕塑”概念的提出,力图使公众对宅属空间的再创造和悉心守护的意识有所提高,进而,以个人空间辐射到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形成社会集体对于城市环境的新的认识和关注,形成公共空间与私享空间的宜居友好状态。
“为宅雕塑”,以“雕塑为大众服务”为宗旨,以“雕塑艺术进家庭”为目标,搭建雕塑艺术走向大众、走向市场的通道和平台,提升大众对于架上雕塑和室内陈设雕塑的接受程度,提升雕塑艺术影响力。因此活动要求雕塑创作团组中必须有一名以上室内设计专业背景的成员。“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我们要让关注点回归到大众生活之中,更加关注百姓与作品之间更为亲密的关系,从而对艺术作品的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细节问题更加注重;使宅属空间中的雕塑成为空间环境景观的同时,传播艺术的价值和精神文化蕴涵。”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宋伟光表示,“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作品都得有,不同形态的雕塑,可以适合不同的家庭,才可以推广文化消费的概念”。
“中等收入家庭是我们最大的目标,但雕塑真正落地的有效渠道,我们还没有找到,买不起就走不进去,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所以我希望价格可以适当。 ”孙伟说。
雕塑艺术家和室内设计师可以共同创作适合家宅的雕塑,但如何让它们真正走进家庭这个难题,雕塑界仍然无法回答。“所有的家庭都有雕塑,每个家庭却各有各的雕塑” ——套用托翁的名言,实现这一场景,或许是雕塑界在10月18日“为宅雕塑”展览开幕之后,要思考的下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