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也能用英语唱?
——新加坡戏曲本土化传承
栏目:域外
作者:朱恒夫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曲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戏剧形式,有近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凡有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几乎都有戏曲剧目的演出或戏曲唱段的演唱。而有职业与业余演剧社团的则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就其演出社团与参与演唱人员的数量来说,毫无疑问,新加坡是处于前列的。

  戏曲在新加坡的演出历史,有文献可考的近160年。经历了生根与盛行时期(1840年至1960年) 、衰落与复苏时期(1960年至1980年)和本土化时期(1980年之后) 。从其内容与表演形态来看,前两个时期与中国没有什么区别。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新加坡的戏曲无论在题材故事、表演形式,还是在传播途径上,都进行了很多变革,并呈现出旺盛的生机。

  让戏曲走出华人圈子

  自上世纪70年代后,新加坡戏曲界主动走出华人圈子,给当时处于危机状态的传统戏曲寻找新的出路,努力使它成为各民族都喜爱的艺术。为此,艺术家们在很多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采用华族之外的民族故事为题材来编创剧目。 《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两千多年以来,印度本土各阶层人物或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印度侨民无不熟悉这两部史诗中的人物和情节,崇拜其中的英雄。为了介绍印度文化,也为了让新加坡的印度族人接受戏曲,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将它们改编成戏曲剧目,前者名为《放山劫》 ,后者名为《手足情深》 。 《放山劫》不仅受到了新加坡国内观众的欢迎,还得到了国外观众的赞赏。1995年,它以潮剧的形式,代表新加坡参加了在曼谷举行的“ 《罗摩衍那》国际艺术节” ,并轰动一时。1999年又移植为黄梅戏,在泰国国家剧院首演。翌年,受印度外交部邀请,在新德里等4个城市巡回演出,也广受欢迎。

  二是培养各族青少年戏曲表演人才与忠实观众。进学校从事戏曲的教学工作,在新加坡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那些马来族、印度族和欧洲裔的学生,他们对戏曲的了解甚少。但是戏曲工作者不畏困难,有多年戏曲教学经验的蔡碧霞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同学们开始时无法准确地掌握人物的喜怒哀乐,女孩子通常比较害羞腼腆,不敢正面面对观众。这时候就需要老师来引导她们,为她们说戏,对人物进行分析,让她们进入规定情境,逐渐把握住人物性格。为专业演员与学生排戏时,要有不同的分寸。学生往往没有过专业训练,在技巧上无法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时候就需要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而在集体舞蹈场面上尽量要求动作统一整齐,不要太复杂,从而使场面看起来干净大方,达到理想的效果。 ”

  三是在戏曲中创新地使用英语。新加坡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为各族多数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语言。为了适应这一情况,戏曲界在使用语言上亦相应调整。首先是在戏曲演出时,打上英文字幕,其次用英语来演唱。1995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沈广仁导演的京剧《救风尘》 ,所使用的语言就是英语。之后,粤剧也做了尝试。其剧目《深宫遗恨》不但在新加坡演出,还曾来中国献演。

  民间和政府共同办戏曲

  在艺术多元、文化多元的当代社会中,完全依靠戏曲自身来维持生存是不可能的。新加坡的戏曲之所以能使危机得到缓解,并向前行进,与它的生存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是由民间与政府共同予以支持,而又以民间支持为主。

  新加坡戏曲的职业班社因经济的原因,每况愈下。相反,业余剧社倒是生机勃勃,大大小小有四十几个,为今日新加坡戏曲演出的主体。业余剧社大都有一套良好的组织和经济收支模式,以保证长期运行。业余剧社主动承担起传承戏曲的任务,不仅使戏曲鲜活地生存于民间,也为政府减轻了负担。另外,茶座曲唱也是戏曲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茶座所唱的,大部分是已故名伶的代表曲目,如《山伯临终》 《紫凤楼》 《花田错会》等。这些作品不断掀起一股股唱戏曲、听戏曲的热潮,也为有一定戏曲唱功或爱唱戏曲的人提供了一展歌喉的平台。茶座曲唱是收费的,虽然主要目的不在于此,但这项收入也不无小补。

  政府的支持主要通过国家艺术理事会立项资助的形式来体现。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成立于1991年,是主导新加坡艺术发展的法定机构。从2007至2012年,新加坡政府已通过艺术理事会,为本地艺术团体提供了1 . 8亿新元的援助拨款,以扶持本地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帮助他们从事艺术实践活动。

  由民间和政府共同办戏曲,不仅使经费有了一定的保障,更重要的是让民间增强了传承戏曲的责任心,以欣赏戏曲、学习戏曲、演出戏曲的方式来维护传统文化的命脉。

  汲取他国的戏剧营养

  上世纪80年代后,新加坡戏曲界加强了与国外戏剧界的交流,将自己置于世界戏剧的体系之中,努力汲取他国的戏剧营养,以增强自己的生命力。主要的做法有两点,一是与戏曲的源发国中国保持密切的关系,二是积极地参与国际戏剧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中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国的戏曲院团频繁地应邀到狮城献艺,京剧、潮剧、粤剧等十多个剧种上演了几百部剧目,每次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学者王芳的《京剧在新加坡》对此作了这样的描述:“1977年11月,中国银星艺术团来新演出,人们带着草席、毛被、录音机、面包等,在国家剧场外风餐露宿,以求得到门票和好座位。1979年12月,以姚璇秋为首的中国广东潮剧团抵新,新加坡华人再次掀起欣赏地方戏的热潮,皇家山脚水族馆旁的国家剧场出现了排队购票的长龙……”

  尽管新加坡戏曲界人数较少、业余性质的剧团较多,然而参加国际戏剧节的次数却超过中国。仅新加坡戏曲学院从1997年到2012年间,就有58次之多。参加国际戏剧节不仅向世界展示新加坡的戏曲文化与成就,也通过观摩他国的戏剧和与他国戏剧艺术家切磋,汲取戏剧的艺术营养和获得最新的戏剧表现手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