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汹涌的城市化浪潮,城市的每一次蜕变都依托物质更新背后的精神养成,而美学则是实现它的思想权杖。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显的“城市病” 、城乡矛盾等顽疾,期待以美学的批判视野给予观照。现代文明催生出的城市空间是冷漠的,以自己的节奏加剧人们内心深处的不适与不安。但换个视角,当以闲逛者的自由状态来审视整座城市的发展时,或许,人们眼中的城市,更多地会呈现出美学意义上的图景。
电脑化城市(逆光之城) 王海磊(中国)
北京的街上,越来越多人的脸被口罩遮住了。这一怪象和走势,除了让这个经济时代无孔不入的商业精灵为天赐的口罩商机无比窃喜之外,无处不是悲哀。仅仅放眼无数徜徉街头美女的面庞,那本该是这座城市一抹靓色,却只能挡在貌似防毒面具的口罩背后。原本的美丽而今何尝不是一种伤害?晃动在人们眼前的五花八门的口罩无异于一张张城市试纸,无时不在提醒人们:即便口罩能挡住些许PM 2 . 5,也绝然遮不住雾霾,尤其遮不住笼罩在心灵上空那份精神雾霾……
曾耗尽心血,以撰著《光辉的城市》向法国巴黎城市化模式和居住制度发出全面征讨的瑞士籍著名建筑学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在著书过程中给母亲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到:“好了,我要停笔了。我必须马上回到我的书稿上去,必须,必须,必须! ”
口罩与柯布西耶的家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也如柯布西耶曾经说过的,“家庭或城市,其实都是一回事:二者都体现着同一类统一关系。如果我们在头脑中唤起一幅城市的图景,就能想象在这个物质环境中我们的所作所为。 ”在这一语境下,口罩与家书的如是勾连更像是一个寓言:如果人们多一些柯布西耶在80多年前就已有的那样紧迫的焦虑,今天的城市也许就不会满眼口罩了。事实上,在人类存在终极关怀视野下,建筑、设计、城市、美学,等等,都将因为本质上指向“人”而殊途同归。这,恰与“美学城市”的命题息息相关。而在当下,也许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反思了……
明天又是崭新的一天(夜晚之城) 马修·雷汉尼尔(法国)
“美学城市”中,美学是个动词
作为安身之所,城市是人们“诗意的栖居”的根本现实依托。无论是关乎人类根本生存方式的广义设计,还是直接落实于“日常审美化”趋势的狭义设计,无处不在的设计一定意义上主宰着城市人们的生活品质,兑现着人们诗意栖居的渴望。伴随汹涌的城市化浪潮,城市的每一次蜕变都依托物质更新背后的精神养成,而美学则是实现它的思想权杖。藉此,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杭间提出了“美学城市”的全新命题,并开拓性地将一个艺术设计展纳入到这一命题框架内。于是,在以杭间为主策展人之一,即将于上海盛大开幕的“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 (以下简称设计展) ,将在“美学城市(Aesthetics City) ”的主题下,为世人开启一种以美学联结城市与设计的全新批判视野。在美学观照下,设计将成为人们审视思想、行为与城市性格、城市规划、建筑风貌、社区、街道生活、公共景观、居住、生活用具、娱乐、时尚、交互、数字化生存,交通、网络城市、进城与出城(城与乡、城中村) 、公共生活与公共艺术、艺术家、创意产业园等关系的中介。
“美学来源于城市生活,后者是前者的土壤。 ”国际美学协会主席、荷兰哲学家海因茨·佩茨沃德(Heinz Paet - zold)如是阐释了美学与城市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杭间认为,“美学”是城市和设计之间最具特色的思想纽带。如果说“美”产生于传统的农牧社会——人的尺度、手工艺术、自然山川的朴素之美,那么,城市发展以后的机器理性、秩序和社会沉思的抽象之境,浪漫、现实、超现实以至现代后现代的“主义”之流,即使是中西风景、山水画创作的繁盛,也是久居城市者向往田园的怀想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自然会有所不同。陶渊明所醉心的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的传统之美,不再适用于探讨今天的城市景观。
“美学”作为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亦是不断发展的。杭间指出,美学是各个城市发展阶段思考人类生活和创造意义及价值最行知合一的学科,它既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行为,因而自18世纪“美学”产生以来,从有意味的形式分析、创造力的形而上逻辑、生命自由意志、潜意识精神分析、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等等,无不成为不同时期人类观察社会本质、反躬自省的主要角度。它超越了古典美感的一般形式分析,而呈现出城市生活建立后的复杂视角和批评态度。从“异化”理论到“日常生活审美化” ,从工具理性反思到“大众消费”分析,美学与时俱进。因此,杭间告诉记者,在“美学城市”的语境里,“美学”可以理解为一个动词。实际上是从批评、批判的角度,反思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人与空间发展的立场来看待城市发展。
以“美学城市”为主题的设计展,旨在提倡“设计引领创意生活,美学建构理想城市”的美好愿景。在“逆光之城” 、“夜晚之城” 、“移动之城” 、“界面之城” 、“手工之城”和“电影城市” 6个单元主题展,和“上海·再设计” 、“形而上下” 、“品牌媒介” 、“校际社区展示交流”4个单元邀请展中,将通过设计这一中介物,以批评和探索的姿态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程所出现的问题,通过“设计”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共荣的城市化模式。展览将借助多方面具有创新和启迪意义的案例展示,呈现给市民和观众一种新的设计和生活理念,从而推动上海以至全国的艺术设计和创意产业的发展。
例如“手工之城”策展人曾辉与王翔介绍,他们的策展意图就是展现美学城市语境中的慢生活方式设计,导向优雅的城市生活态度。展览分区从手工设计与城市空间、城市生活、城市休闲、城市时尚、城市文化等多维场景与视角,以金木水火土为题来探寻手工设计与美学城市的关系。大美若简的取向本应是文化消费成熟时期的审美态度,而以材贵为尚、以技繁为美的审美导致文化标准低落不应是这个时期的主流体系。大而不当、浮华迷茫的城市场景更不应是城市美学的精神所在。当代设计需要以批评的态度面对当代中国城市与生活的审美缺失,积极介入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再造,这是当代设计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
每个人都自以为是(界面之城) 史蒂芬·施德明(美国)
城市化与城镇化
虽然始于农耕文明奠基,乡村是无数生长于土地上的中国人原始的根,但改革开放30年来,渴望开始城市生活成为几亿中国农民执著的梦想。伴随着强势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是日益复杂的“城市病” 。杭间指出,中国现阶段仍然以“城市化”为最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发展“城镇化”作为一个最主要目标。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模式。“但在这个主流趋势中,事实上中国和世界的许多国家一样,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日益集中的先进科技以及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影响了现存的人和自然关系。环境遭到破坏,城乡矛盾突出。尽管如此,乡村依然向往城市,由此导致城市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包括城中村、农民工、留守儿童等。包括今天的上海人把周围地区的一些水乡和水镇当成是城市休闲的后花园,将原来乡村的自然生长之地变成是城市旅游者的游玩之地,也产生新的问题。 ”杭间指出,当下推行的生态文明,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农则农、宜工则工,不强行推进城镇化的理念正是一种建康城市发展的导引。
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柯布西耶便对以巴黎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运动为代表的人类现有城市化模式进行了全面批评。他指出,第一,城市的无度扩张造成了大量紊乱无序的类城市化区域。第二,城市地理空间上的分化造成贫富差异、阶级分层和社会不公。第三,城市腹地也好不到哪儿去,最繁华的地段,往往充斥着贫民窟一般的走廊式街道和内院式街坊,“新的城市在旧城上面叠床架屋,沿着街道两侧,旧日房屋已经壁立如悬崖,新建房屋却在其上累加悬崖的高度……街道生活令人倍感厌倦,吵闹、肮脏、危机四伏” 。柯布西耶认为:“今日之日,人们非但没有享受到自由,所见唯各色奴役而已。奇怪的是,这般奴役,当事人还纷纷表示赞成,且已没有任何限制。 ”这是让人感佩的前瞻性深刻认识。
认同这一焦虑的杭间指出,通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标志是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城市化;而“逆城市化”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大城市中心市区郊区人口向外迁移,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的现象,也因此称城市中心空洞化。“再城市化”是全球发达国家新出现的趋势:面对经济结构老化,人口减少,老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弱区,以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的再城市化。
“城市里很多有钱人都去郊区住别墅了,可是慢慢地郊区的交通、就医等诸多问题出现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1982年又重新进城。我们中国城市化发展也不能避免经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再城市化、逆城市化这几个阶段,中国也进入了必须考虑这几个阶段的时期了。 ”在杭间看来,花园城市、卫星城市、发散性城市等,都和我们的愿望、生态要求以及科技的发展相关。比如现在卫星城市是以汽车发展为标志的城市,现在分散性的城市是以互联网的状态形成的。可能未来总会找到一种既方便交流,又可以保持城市个性的一种城市形态。
杭间表示,在目前中国,上海作为中国开埠最早的城市,在探索城镇化以及城镇与乡村的关系的道路上,应该是最有发言权和最应该有所作为的城市,所以在美学城市这样一个主题中来探讨艺术设计展现的模式,不同于在百货店或购物中心所看到的那些设计作品,而应该是更大设计角度的思考,这也是设计展有别于其它设计展最重要的着眼点。所以策展人在思考城市与乡村问题上,有很多观念超前的、对人类城市发展方向提出深入思考的作品。
2013年世界上第一段“智能高速公路”将会在荷兰建成。而在本次设计展的主题展“逆光之城”单元中,观众会看到一个2012年获得了荷兰“最佳未来概念”设计奖的“智能高速公路” 。该作品通过“夜光路” 、“动态漆” 、“互动光” 、“感应优先车道”和“风之光”等处理方法,来解决智能高速公路上的道路交通安全、互动问题以及关于能源、路标、交通管理等问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移动城市-应用程序(移动之城) 提尔·纳高(德国)
美学城市中的设计
杭间提出,在影响城市发展的诸种因素中, “设计”是最重要的中介物之一。在城市组织、建筑规划、人工制造、大众消费、社区生活、休闲娱乐以及交通、物流、通讯等城市日常形态中,宏观或微观的“设计”无不融会其中,并经由科技发明的转换,与时俱进,在欧美发达国家,设计不仅越来越多地通过“物”的大众消费改变日常生活,同时也通过“物体系”建立起行为的社会机制,影响了城市的面貌和品格,从大工业的城市集中辐射、田园城市的追求、卫星城互为依托到信息时代的智能城市各自生长,从物品的以货易货到时尚流行到虚拟交互,“设计”是那只看不见的手。
设计展邀请展策展人、上海当代艺术家丁乙认为,中国的设计存在很多断裂,我们从五六十年代学习包豪斯的实用主义、功能主义的理念,在一下子跨越到高级阶段过程中,对于美学的思考是非常缺乏的。而在杭间看来,美学城市的建构,应该是“大设计”和“小设计”的结合。“美学城市”通过广义的“设计”探索解决现代城市化的弊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城乡共荣的城市化模式。主张都市与田园交融、工业与农业和睦,发展有机、有根、有情的“审美城市” 。中国正在展开的社区支持型农业、城市农业以及城镇转型等运动,是新型美学城市的重要探索。
从偶然的必然性这一角度来说,活在地球上的人是很渺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杭间指出,美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基于宇宙更大设计规律可能性描述的“大设计”理念,给今天的设计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即我们的设计观念可能还需要更解放,更大一些。“宇宙万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纳入到这个‘大设计’范围里面去,而不要去追问时间和空间。因为时间和空间不是我们能把握的,我们所能做的是把设计概念尽可能拓展。只有这样,可能人类的设计才能在未来发展阶段有突破性的发展,才有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这也是我们能从一个更开放的角度来看设计发展的一个途径吧。 ”杭间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鲁晓波指出,时代发展经历了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和大数据时代三个阶段。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对大数据时代的思考,会促进个人或社会间不同元素的能量交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交互设计同样也为“美学城市”的构建、城市的优化升级提供条件。他指出,由于处于大数据时代,设计走向了前端,更具话语权和可能性,也应该更加发挥设计者的直觉和想象,从关注设计层面转向人文层面。只有这样设计才会更加人性化,“美学城市”的构建才会成为可能。
专注于地域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等方面研究的麻省理工城市感官实验室合作研究者,德国提尔·纳高的参展作品,移动城市-应用程序(移动之城) ,将手机和触摸屏结合,可视化地理轨迹。将手机放在触摸屏上,手机里的最近地理跟踪数据就会传到触摸屏显示的地图上,去过的地方被显示出来,照片、评论、饭店等相关信息也会被显示。在触摸屏上移动手机,可视化会自动生成一条线,将手机和不同的地方连接。
而邀请展策展人金江波对品牌与设计创意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为什么要设计?回归到根本来看,设计无非是让我们创造更有品质的生活。怎样实现呢?大家都说要有品牌。品牌在哪里?生活方式在哪里?苹果是品牌和设计,但弄堂里几根竹竿晾衣不也是设计吗?设计也要讨论什么是微观生活。
智能高速公路(逆光之城) 玫瑰花园工作室(荷兰)
设计与人
乔布斯曾用设计改变了世界,然而仅就中国人趋之若鹜的苹果手机来说,电池内置导致无法更换电池,游戏过多让人难以自制,兼容太苛刻使办公商务不便等缺陷,是诸多“果粉”无法选择的。以手机用户只能被动接受设计者的功能预设为例,杭间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消费物品的选择都有一个“被设计”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我们的手机,还是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的每一个领域,实际上是无数设计者决定了我们的生存状况。
杭间认为,设计的“民主”立场应该是一个好的设计师的试金石。对“人”的价值的真正认识和尊重,对“人”的真正关怀,是设计是否能够得到真正发展的最本质的“发动机” 。他指出,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要考虑设计与情感问题,而且理智在很多时候是一个更宏大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对整个设计要有一个尺度,既有一种造福的、善意的、平和的、协商的、给予的想法、态度,同时也会考虑到每个人喜新厌旧的天性,无论这种天性是优点还是缺点,都要考虑到一种和谐和节制的关系,把握这种度,可能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平衡好关系。设计师的理性和设计师对于艺术尺度的有节制的把握,充分考虑在设计东西的时候,有一个他人,而不是完全把设计师设计的作品变成他个人的事情,这可能是设计师能否做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非常重要的依据。
“夜晚的时候,城市的各个街道就像人身上的血脉,是连接在各处的。在夜晚看到城市的交通网络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样,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人们认识到这两者的联系。希望人们能够就像尊重自己身体上的血管一样尊重城市的血脉。 ”“夜晚之城”展览单元策展人、法国设计批评和设计史家本杰明·卢瓦约特的策展思路,恰恰是以尊重城市的视角兑现对人的尊重。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特别授权展出的航天器俯拍的《夜色下的上海地图》 ,与400多年前中国的《针灸大成》中刊载的人体经络图将对照展出“城市之身” ,显示天·地·人之间的某种神秘契合。本杰明坦言,通过自己游览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经历,他发现尊重城市以及城市的文化往往是引导城市居民走向更好的生活的关键。因此“夜晚之城”亦是在试图探讨美学与伦理学的内在联系。
“夜晚之城” ,意欲邀请人们经历一段短暂而具有社会意义的黑夜认知之旅。它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和尺幅,也改变了人们的目光及脚步,试图带领人们以另一种眼光注视城市,去理解它的形态、它的生命、它的语言以及它在黑夜之下的身份,感受城市的审美特质及伦理品格,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像作品《街头小吃摊照明》那样,日常生活同样是探讨的对象,时间、声音、灯光、运动及空间,这些都是此次夜间漫步所涉及的主题,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所有这些探索领域同时依托于城市的技术和诗意两层外表。缺乏审美,便不存在伦理;缺乏梦境,便不存在现实;缺乏动荡,便不存在妥帖。城市是随时间而转变的运动体。它的灯光同时展现出它的诗意,它的律动以及它的表象。“夜晚之城”还期待让参观者们意识到,一座城市只能通过那些观察城市并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而存在。也许它奉行实用主义,或者充满活力,抑或提倡生态保护。以设计为凭,它将幻想和现实据为己有,它探索了平凡与奇异,只为将人们引向新的福祉和未来。
城市之身——中国针灸大成
让艺术家在城市中闲逛
以波德莱尔为代表,曾经让本雅明着迷的19世纪20年代后巴黎“拱廊街”里的“游手好闲者”(flaneur) ,为人们提供了高度城市化与城市现代性的独特意象。本雅明曾这样描述:“这位寓言诗人以陌生人的目光凝视这座城市,这是游手好闲者的凝视。他的生活方式依然给大城市人们与日俱增的贫穷洒上一抹抚慰的微光。 ”本雅明关注的处于城市边缘的“游手好闲者”群体的主体是职业密谋家、文人和拾垃圾者。而四处游荡、且行且止、边缘化同时又充满好奇、善于围观的那些在城市中闲逛的艺术家是最富张力的游荡者。
深受本雅明启发的杭间指出,“美学”还代表一种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反思。对于艺术家来说,城市是最好的隐居地。他们可以接触到最新的文化潮流,又隐身在人群之中。游荡或游逛事实上不只是打着呵欠到处闲荡而已。它应是一种文化态度和文化政治,因为它产生了各种文化作品,如小说、抒情诗、绘画、散文、随笔、摄影、电影等等,而这些正是今天“创意产业”的原动力。这一深具意味的闲逛者意象不仅是探讨城市经验、城市空间和审美现代性的经典意象,也是人们阅读和分析城市文本的重要视角。
“城市不能太干净,太干净,像北京的798,商业化把艺术家的创造性弄走了,而政治、意识形态常常也会削弱艺术家的创造性。巴黎让城市艺术家闲逛的一种气氛以及居住环境,正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之一。 ”杭间说。
对城市的审美期待,往往最终只能寄希望于艺术以及创造它的艺术家。正如杭间所指出的,在构建“美学城市”的过程中,需要让艺术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不受任何专制的约束,而要实现这一理想,方法就是回到公共艺术家的状态。所谓公共艺术家,是那些城市中的闲逛者。对于他们来说,城市如果变成这些艺术家的最好的隐居地,能够让他们自由地游荡或者闲逛,这样的艺术可能会有某种超越一般价值之上的东西。当然,这种艺术原本状态的产生必须跟民众、社区,跟民众的意愿,跟社区需求应该产生一种非常密切的结合。
毋庸置疑,策展人的这种思考为我们构建“美学城市”提供了重要启示。现代文明催生出的城市空间是冷漠的,以自己的节奏加剧人们内心深处的不适与不安。但换个视角,当以闲逛者的自由状态来审视整座城市的发展时,或许,人们眼中的城市,更多地会呈现出美学意义上的图景。
在设计展“界面之城”单元中,将会展出比“大黄鸭”更著名的作品“每个人都自以为是” 。这是曾在苏格兰6座城市市中心放置的6只10米高的愤怒的白猴子。每只猴子手持一个横幅,上面写着这句话其中的一个字,一起来呈现这一口号,来反映城市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主张。这些猴子所展示的口号的方式,既是一种城市的提醒,也是一种城市主张在全球的网络中的联动装置。事实上展览中太多新奇的艺术设计作品,也正是在城市中闲逛的艺术家为我们提供的思考路径。
1、 2版图片由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组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