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保护的困局与出路
栏目:非遗视界
作者:陈国忠 孙晓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古村落是中华文化产生和长期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但在当下,古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

  困局分析:快速城市化、生活非乡土化、教育标准化

  城市化的快速演进给以往以渐进方式演进的乡村文化以致命的冲击,乡村文化演进的速率、状态、沉淀受到无法适应的扰动。原有的城乡二元化的边缘迅速消解,城市生活区的范围加速外拓,城乡的边界在加速向乡村推移。以城市利益为核心的“农转非”快速吸收了乡村的精英人口,这些人带走的乡村的文化无法在城市立足,而得不到传承的文化又难以在乡村传播,同时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以城区的不断扩张和高楼的相继崛起为标志的,城市文化建设又明显缺位,这种两难的境地造成城市化的无文化和乡村演进的文化退化。

  古村落及其所承载的乡村文化是农业文明、耕读生活状态下的产物,在大量农民出门打工,进城并居留的过程中,乡村生活的常态被彻底打破了。农民所从事职业的非农化、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非农化、驻留时间大部分不在农村,于是这些人从生活理念到行为方式开始排斥原有的乡村生活模式,按照不同于原有习惯的非惯常思维模式“改造”农村。

  传统的农村建筑是以砖木、土石为基本材料,以合院为基本布局格式,庭院生活长时期是乡村生活的基本空间范式,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和频繁的邻里关系交流构成“人情社会”的生活状态,当面的交流多、人情的物质性交换频繁,家族的历史在代际之间通过讲故事、讲家史而传承,宗族的血缘关系和婚姻为纽带的亲情关系,维系着一个健全而又相对独立的乡村社会。钢筋水泥和瓷砖玻璃为主要材料和楼房为主要形式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乡村空间状态,住上楼房的人们交往在减少,出外打工者的通婚圈在迅速扩大,通讯工具的普及使人们联系更方便但亲情更疏离,交通的发达使对外的交往更便利但村内的沟通却更稀少,人情的交往压缩为简单的货币往来,口口相传的家族历史在代际之间无法交流和沟通,村庄已经形成打工者候鸟式生活的暂住地,乡村风貌特色、空间格局与文化内涵被快速简化和消解。

  村落的新出生人口相当一部分随着打工的父母降生在城市,从语言到生活习惯、教育形式已经脱离了乡村的原生环境,这些乡村文化的传承者生长在城市的环境中,他们已经不能也不愿意再回归乡村的生活,返乡的年轻人成了乡村文化表演的“看客” ,一旦这个链条随着老年人的逝去而断裂,乡村文化的消亡将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即使在农村,教育体系中也严重缺失关于乡土的教育内容,农村孩子对自身生活的乡村缺乏认知、不愿认知,他们对世界大事却常常耳熟能详,对超星、明星以及一些舶来品极为追捧,随着他们参加考试入学、出外打工而离开乡村,留在他们记忆中的乡村将很快消失。

    保护原则:整体性、原真性、保育、四位一体

  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心态秩序”的概念,认为乡村文化空间是承接城市文化荒漠化的最后载体,“乡村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文化正在消失。当城市像婴儿一样躁动不安的时候,我们看到乡村就是一个可以安顿婴儿的摇篮” 。对古村落的保护,必须按照整体性、原真性、持续性等原则,通过构建“文化心态秩序” ,实现古村落的持续保护和传承。

  乡村聚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通过人与自然的交融、人与人的交流、社会与经济的交汇形成的,村落体系的布局、街巷格局的形成、乡村手艺的传承、家族文化的积淀与整个村落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村落是有生命的,单靠建筑保护等单一形式,只会留下没有生命力的物理空间,所以村落保护与利用必须走整体化路径。

  村落文化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识别性,这种识别性是在其演进过程中通过与周边村落的竞争、通过自身文化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村落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其原真性的建筑风貌、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把物质性的文化与非物质性的文化融为一体,形成聚落文化的活的灵魂,在保护和利用中,必须把原真性作为最重要的理念和技术规范并贯彻始终。

  村落是从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走到今天的,她始终在一种动态的过程中延续着自身的生命,环境的变迁、建筑的更替、植物的盛衰、血脉的传递、家族的传承,昨天的事情构成了今天的历史,今天的故事会成为明天的往事。村落的保护要与其中的生命共同延续,所以要用保育的理念来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乡村保护过程中,学者与民众的尴尬是缺乏起码的经济能力去实现自己的保护主张和发展诉求,而政府和开发商的冲动则在于强烈的政绩意识和利益追逐。如果依从学者的要求,许多古村落只能在不断的呼吁中由于缺乏资金而逐渐地消失;而按照官员和商人的欲望,古村落更会在快速的开发高潮中速亡。所以探讨在开发中的学、民、官、商四位一体的保护与利用机制十分有必要。

  出路探索:活态传承、乡村旅游、六维空间构建模式

  学者乔晓光指出,“文化遗产保护中文本式记录和实物收藏仅是文化记忆保护的一种手段,保护的主要意义在于活态文化的传承。 ”乡村文化虽然可以通过建筑来展示,但是乡土记忆、乡村手艺、乡村文化、乡村情感却要靠人来展示、传承和保护。

  传统乡村文化有许多事象正在丧失它们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但能通过游游开发,使它们以另一种方式保存,满足现代人对传统的认识和审美的需要,丰富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世界旅游产业发展实践表明,许多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单靠政府保护或民间传承都难以实现,而旅游是最有价值的路径之一。根据乡村旅游审美空间的要求,笔者提出并实践了乡村旅游“六维空间构建模式” :

  三维空间——乡村视觉空间,以建筑、田野、山水、森林为基本要素构成。重点是恢复完美的乡村环境(山水相依的风水结构) 、完整的乡村骨架(街、巷、坊、院、桥、祠) 、完善的乡村功能(生产、生活、礼仪、信仰) 、真实的乡村生活(活业态) 。

  四维空间——乡村历史空间,这是视觉空间的时间量度,重点在于通过乡村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遗迹遗产的保留和展示,唤醒人们的乡村记忆,回归乡村曾经的历史片断或真实场景,畅想乡村的未来。

  五维空间——乡村社会空间。在第四维空间基础上的对乡村生活状态、乡村社会组织、乡村传统礼仪、乡村文化遗产的感觉和体验,是对历史文化空间的科学补充与完善。

  六维空间——乡村个性体验空间。让不同乡村生活背景的人、知识积累和教育背景不同的人在与村庄的交流中形成个性化的感知、体验、思考和乡村感受。

  乡村旅游的意义,正如学者熊培云所说:“乡村”装载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日月星辰、田园牧歌,山明水秀,归去来兮。乡村既是游子的出发地,也是长系于心的家园。

  当然,旅游绝不是乡村文化保护唯一的手段,古村落保护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毫无疑问,保育好我们的母体文化——村落文化,并从那里汲取源源不断的营养,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