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服饰的百年变迁
栏目:风俗谈
作者:凌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

  牧师家庭摄于1949年,当时的河源服饰正处于中西方文化交融时期。

  自古以来,人们便极注重遮身蔽体的衣裳的美观。“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虽然河源民间服饰并没这般考究,但仍是齐整、熨帖而舒适的。

  金斗熨波刀剪纹

  以前的河源人,衣着讲究朴素实用、简便宽敞,大概是要劳动之故,或在城镇——上城、下城等地做家务帮佣,或在田野下地种菜,长衫曳裾的,多有不便。

  河源人衣裳颜色多为素色,蓝白黑等色最为流行。其质地多为粗布。当时富贵人家,服饰布料多为绫罗绸缎。

  《客家古邑文化书系》之《客家古邑民俗》中记载,与大多数客家地区一样,河源在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 ,长袖,立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子,一律是“大裆裤” ,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 . 3米。

  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布道影像档案馆里一幅《寄宿学校的女生》老照片可以看出,当时河源女子,大多穿这种样式,仍保留着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

  清未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套在长衫上面。

  旧时,河源未出嫁的姑娘梳辫,已婚少妇盘髻。《寄宿学校的女生》老照片中,一些妇人或少女还带着抹额。笔者仍记得祖母在世时,亦常戴着这种抹额,抹额中间还有一粒由银铜掐丝包嵌的绿翡翠。

  民国时,男子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劳动者则多穿褂子。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

  仍藏于市区一户人家的一幅老照片,便能清晰地看到当时服饰正处于“拐点” 。该照片摄于1949年1月17日。当时的河源县城,还在国民

  党的统治之下,而不远处的上莞,河源县人民政府已正式成立并运作。这一家子,由当时的摄影店“国华摄影”拍摄了一张全家福。从这张很清晰的照片可见,旧式衣裳与新式服装并存,披肩长发与脑后发髻共在,正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并存之体现。

  照片中的年轻人,都穿上了时兴的中山装、领带、西装小外套、皮鞋,最年长的父母,也许不习惯新式衣饰,仍旧是惯穿的长衫、侧襟衫,男主人手中所抓礼帽,依旧泄露了他所生活的时代风气。要知道,清末民初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

  1949年往后,“西风”逐渐压倒“东风” ,侧襟衫、长衫等旧式衣裳再没人穿着,服饰完全“现代化” 。上世纪80年代后,又有喜爱古风的人,有时穿回旗袍、侧襟衫。街上,也重新有了卖唐装的服装店,近几年,甚至有人手工制作汉服卖给他人。

  头上倭堕髻,髻里乾坤深

  少女们结婚后,泱泱乌发,便要绾作发髻。发髻盘好后,套上用黑线织成的“髻络” ,用一把银夹,自下往上把头发的大部夹住,然后用3把银叉,自上往下,分左中右,从3个方向把头发夹住,最后再用一根银簪横穿而过,将发髻固定。其中,银叉均为刀型,银簪似剑,银夹似叉,上面刻着各种花纹。

  为什么它们呈刀形和剑形呢?这与中原战乱和客家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晋、唐、宋时期,大量中原人南迁,沿途难免遭到兵匪阻拦、抢劫,或地方恶势力的骚扰。为了防身,女人们便随身携带小刀、短剑之类的防身器械自卫,或自尽,以保清白之身。后来,为便携和隐蔽,女人们便高挽起头发,把小刀或短剑藏于发髻之间,表面上看起来是束发的簪子,实际上则是自卫的武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客家妇女的头饰装饰品。

  那头上的银簪,除用来防身外,还兼具治病功能。如患有头痛脑热等疾病,可用熟鸡蛋白将银簪裹在一起,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疗效极佳。这种民间的治病习俗,在客家人中历代相传,且沿用至今。大约20年前,笔者的祖母,亦曾用此法,为伤风发热的我“滚蛋”祛风,那熟蛋一番滚下来,连簪带蛋,都有些发乌。

  另外,若被毒蛇咬伤,用银簪刺蛇伤处,挤出毒血,可防蛇毒入心。据说,银簪还有一个特殊用处。姑娘成亲时,她的母亲必须送给女儿一根银簪,并交待一些悄悄话。其中,有一件就是这银簪对男方出现“暴脱”之症时的保命用法,因而这根银簪又称“鸳鸯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