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建立文物保护督察特派员制度
作者:张廷皓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1年8月16日,文保人士曾一智向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所占用的四合院中,有一个为不可移动文物“晋翼会馆” ,该会馆被改造成最低消费18万元的私人会所,且怀疑在装修中被改变原貌,屋顶增加罩棚,院内设游泳池等。其后不久,“晋翼会馆”的罩棚被提前拆除。曾一智多年来为保护黑龙江、北京等地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多方奔走,被称赞为“笔战”推土机。

2010年5月,“晋翼会馆”外景。曾一智  摄

2011年7月29日,刘老根会馆内的“晋翼会馆” ,四合院屋顶上出现3个尖顶罩棚。  曾一智  摄

改造后的北院后墙增高近一倍,与原院墙差异很大。  曾一智  摄

  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悠悠古国文明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及其智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遗产。保护这些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遗产就是为了传承民族的文化精神与历史风范,从而为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着进一步繁荣发展的良好机遇。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查明不可移动文物达90多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23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000处,历史文化名城103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51处,全国馆藏文物现有1400余万件(套) ,文物家底基本摸清。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给文物保护事业创造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对文化遗产的价值重视不够,有些地区、有些部门在全力谋求经济发展的时候,出于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和地方局部利益,往往忽视文物保护,进而导致的法人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和保护,监督查处力度不足,致使一些文化遗产被一些目光短视的单位和部门视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有的甚至濒于消失。

  目前我国虽然初步建立了文物安全保障机制,设立了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在探索建立文物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但文物保护的监管依然缺位,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因此建议建立文物保护督察工作制度,设立国家文物保护督察机构。

  第一,国家文物保护督察机构主要监督检查各地方人民政府执行和落实文物保护管理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的情况;监督检查各地方人民政府涉及文物保护的审批事项和法定职责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各地方人民政府文物合理利用的渠道和方向等情况;同时参与文物保护管理重大决策,开展文物利用和管理的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出加强和改善文物保护管理的政策建议等。

  第二,国家文物保护督察机构依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监督检查,在法定权限内作出督察意见和决定;国家文物保护督察机构能依法独立行使督察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聘请国家文物保护督察特派员,协助国家文物保护督察机构对文物保护利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聘请范围主要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国家文物保护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熟悉文物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文物保护督察业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省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上有一定声望的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

张廷皓(全国政协委员)